年产值3000万元!“桂辣”系列产品正带着浓浓的滨海饮食文化味道走向全国——一颗小辣椒 成就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4-04-08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3月19日上午,春分来临。在这乍暖还寒的天气里,位于钦南区的广西桂辣科技有限公司那丽种植生产基地,20位邻近村屯的村民8点钟就到辣椒地里“上班”了,能就近就业,大家满心欢喜,干劲十足。
“看到我们小小的辣椒产业,能为村民创造稳定的工作岗位,便一刻也不敢停歇。”该公司董事长梁兰成说,得益于村民勤奋劳作,去年该公司成功外销鲜辣椒600多吨,今年元旦至3月19日,销售了250多吨,远销至湖南、湖北、重庆和浙江。
“他‘主外’搞销售、打造品牌,我‘主内’负责各个基地的生产和新品种的引进、培育,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更多乡亲在不离乡的情况下,也能获得稳定的收入。”与梁兰成同为钦南区那思镇人的刘世荣,道出这对“辣椒兄弟”的干事创业“心语”。
将一颗小辣椒变成一项产业,让自己在回乡创业过程中,成就个人梦想,带富一方乡亲,此番举动,如今已是佳话。
辣椒、萝卜、芋蒙,一个也不能少
钦南区的那思、那彭、那丽镇,山峰众多,被人们亲切称为“三那”。因为山多,居住在“三那”丘陵地带的乡亲们在致富路上一度因山而滞。
但随着2019年两名外出求学青年的归来,在乡亲们眼里最为普通不过的萝卜、辣椒和芋蒙,开始变成了增收致富的“新抓手”。
“我们也培养了一个网红品牌,名叫‘苏妹趁圩’,成功把那思镇的芋蒙销售到了广东市场,且供不应求。”梁兰成说,这就是他和刘世荣用电商带货的新手段,帮助乡亲们增收的第一次尝试。
由于有了企业的销售助力,目前仅那思镇的食用芋蒙种植就达1500亩。
在与乡亲们的交往中,两人渐渐发现“三那”如今已发展为岭南地区重要的辣椒生产基地。但随着产量的增多,滞销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能不能把群众卖不掉的鲜辣椒收过来,做成辣椒酱,减少他们的损失?”毕业于钦州农校的刘世荣,对农业深有情感,希望与村民一起共同致富。
“不过,还是需要打造我们自己的品牌和保底的种植基地,要不市场上辣椒价格高了,生产线又可能会收不到原料。”毕业于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的梁兰成跑市场多,担心事业发展会受阻。
经过多方融资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帮助,目前广西桂辣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位于那彭镇的三条辣椒酱生产线已于2023年底投入生产,每年可加工包括辣椒酱在内的各类农产品10000吨,可实现产值3000万元。
品种、品牌、品内涵,步步相连
“这是‘黄贡椒’,市面上要20元一公斤。”刘世荣说,要想使企业活得好,就必须不断引进市场价格高的品种。
采访中,笔者看到20多名从邻近村屯前来务工的群众,正为刘世荣、梁兰成的“黄贡椒”进行剪枝,以使在新的采摘季里果实更壮实,外形更笔直。
在引进“黄贡椒”之前,两人引进的“辣丰8号”就已成功将鲜椒打入广东、安徽市场。现在,附近群众看到此品种的市场销量好,已开始大面积栽种。据统计,在回乡从事辣椒产业的过程中,这对“辣椒兄弟”已先后引进过10多种辣椒进行试种,为群众在辣椒种植致富路上“试药”。
如今,以“桂辣”商标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农产品,已带着浓浓的岭南滨海饮食文化味道走向全国。
“今年将投入100多万元,建设恒温大棚,开始自有品牌‘桂辣’辣椒品种的培育,以形成更适应钦州气候与土壤条件的品种。”梁兰成说,这一新设施成功掌握后,未来进行反季节辣椒的种植将成为可能,辣椒的管护和采摘期也将不断延长。
目前,因为还是“看天收椒”,群众只能有5个月的务工时间,极大限制了收入的增加。
“市农业农村部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都来帮助我们,我们必须继续前进,不负众望。”刘世荣说,面对消费者对“那思黑萝卜”“顶点红芋蒙”“钦州瓜皮”“桂辣·拌饭酱”、钦州鲜椒等产品的认可,今年他们将通过向群众提供优质农作物种苗、签订收购合同等模式,继续与大家一起增加收入。
乡情、共情、好心情,乡愁之中欢乐多
“我们计划与附近的小学建成农耕文化传承联合体,让孩子们来采摘鲜椒,然后老师们带着他们去市场售卖,体会父母劳动的不易,增加亲子感情。”刘世荣说,要想让孩子们从小崇尚农业,接受农业也会大有可为的思想,就要从小抓起。
据了解,两人的种植基地,在疏枝过程中,枝条上还有众多的辣椒,品相也不错。但要采摘上市销售,企业又实现不了收支平衡。但提供给学校作勤工俭学之用,既能教育孩子,又可陶冶其身心。
“我今年3月18日才转为中共预备党员,以后我将以党员的身份来管好企业,继续为乡亲们创造更多的收入。”梁兰成说,现在提供给附近乡亲们每天上班8小时、日工资135元的工作,收入仍然有限,必须通过延长产业链来增加就业岗位。
“从3月初就开始有工做,这些辣椒每四天就可以采摘一次,对我们做自家的农活影响不大,但收入却增加了不少。”在采访梁兰成、刘世荣的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前来务工的群众说。
不让乡愁只有愁绪,还要让乡愁变成惠及乡村的切实财富,这就是梁兰成、刘世荣的共情之处。“现在老乡们都向他们在外做厨师和开饭店的亲人推荐,把我们公司产的酒店版辣椒酱销到了北部湾地区,企业回报率都挺不错的。”刘世荣管理着公司的后勤,对产品的盈亏了如指掌。
经过四年的努力,两人手中已有多家农产品经销企业,经过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先后带动500多家农户种植萝卜200多亩、紫米1500多亩。公司助农增收的视频也获得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振兴公益视频大赛第三名。
截至目前,两人每年都累计带动当地群众劳动就业200人次以上,年均累计发放工资 150余万元。同时,还连续多年与当地老百姓签订保价回收辣椒 4000 亩,辐射 500 户群众,年产值6000万元。
这对走出大山念书,学成后又回到家乡“吃辣”助农,以一股“家乡养育了我,我要回报家乡”的信念,在钦州大地上绘就了一幅可人的乡村和美安居图。(编校:农丰)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qz/t1823252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