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特产 > 正文

建宁县伊家乡(水稻)入选福建省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发布时间:2024-04-08来源: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日,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度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通知》,明确支持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其中,建宁县伊家乡(水稻)入选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获一次性补助500万元。

  

  伊家乡位于建宁县南部,是福建境内最古老的陆地,地质结构形成于26.8亿年前,被誉为“闽地之母”。

  近年来,伊家乡围绕“闽地之母·食尚伊家”,加快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食尚伊家特色农产品展销体验等项目的建设,按照“一村一品”特色生态食材产业,打造成环境友好的生态产业、产出高效的富民产业和接二连三的强乡产业,农业服务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显著提高,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全乡8个村全部列入省市“一村一品”示范村。

  伊家乡以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以乡土经济、乡村产业为核心,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特色农业设施化、集约化,构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2023年,农+企(合作社)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基本形成,产业强乡富民效果显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8%,到2024年达到23572元。

  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自己饭碗的必然要求。伊家乡通过撂荒地整治、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提升耕地质量等措施,强化耕地保护,2023年,伊家乡增加伊米种植1000亩以上,提升改造油茶2000亩以上,预计可为各村增加村财收入2万元以上,村民增收2000元/户。

  同时,伊家乡全面压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惠农政策,调动种粮积极性,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挖掘种粮潜力,着力新技术推广提高种粮效益,打造以伊米、红薯、大豆等粮食产业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加工补链增链强链为延伸、以农耕文化体验为依托的“食尚伊家”粮食产业融合发展强镇。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qsnyxxlb/sm_787/202312/t20231229_636946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