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葡萄串起富民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3-12-21来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鲜榨汁500余吨。” 位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罗山脚下的宁夏红粉佳荣酒庄有限公司种植的酿酒葡萄今年又喜获丰收。
走进该公司的地下酒窖,一排排装满葡萄酒的圆橡木桶整齐排列,一股浓烈的葡萄酒香扑面而来。
“今年的榨汁量相比往年要少一些,但品质更高。”公司负责运营的马海涛说,“虽然公司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大,但我们还是选择更符合酒庄标准的葡萄来酿酒。”
拓荒、平地、修路、引水、种植……在罗山脚下,宁夏红粉佳荣酒庄有限公司打造万亩葡萄种植基地,建成占地1万余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和2000平方米的地下酒窖,可年生产中、高档葡萄酒1000吨。
“酿酒葡萄从种植、埋土、抹芽到修剪、采摘等工序,都需要大量的人工。”马海涛介绍,每年该公司用工量可达1万人次,劳务支出达1000余万元,用工高峰期可带动2000余人务工增收。
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业界公认的世界上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地带之一。截至2022年,全区酿酒葡萄种植和开发面积58.3万亩,占全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的35%左右,是我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目前,现有酒庄和种植企业实体228家,其中已建成酒庄116家,年生产葡萄酒1.38亿瓶,占国产酒庄酒酿造总量的近40%,居全国酒庄酒产量第一位。葡萄酒产业每年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13万个,工资性收入约10亿元,当地农民收入中的1/3来自葡萄酒产业。
如今在宁夏,一串串酿酒小葡萄,撑起了富民大产业,拓宽了群众就业增收路。
红寺堡区积极融入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倾力打造葡萄酒产业,年生产葡萄酒1500余万瓶,产值达7亿元,带动解决劳务用工60万人次以上。
“在家门口的葡萄种植基地务工,既能顾家又能挣钱,两不误。”红寺堡区红寺堡镇上源村村民马桃儿在红寺堡区肖家窑葡萄种植基地里修剪枝丫、采摘葡萄,每天有110元的稳定收入。
位于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的立兰酒庄葡萄生态种植园,先后租用流转闽宁镇原隆村2400亩土地种植酿酒葡萄,通过劳务外包、企业自主招用、灵活用工等方式,每年吸纳1000余名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元。
“我们酒庄一年的劳务支出达400余万元。”立兰酒庄葡萄生态种植园负责人邵青松介绍,生态园对常年务工的村民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酿酒葡萄种植技术,从村民逐步转变为葡萄酒产业工人,每个月有3000元至4000元的稳定收入。
家住闽宁镇的马玉花在立兰酒庄葡萄生态种植园务工,用工高峰期每天有160元左右的收入。“在这里打工,工作稳定,收入有保障。”马玉花说。(宁夏日报记者 马照刚)
原文链接:http://xczxj.nx.gov.cn/xwzx/mtbd/202312/t20231212_438156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