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实践 > 正文

西藏林芝“一村一策”推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12-21来源: 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指引,坚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满足农牧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一村一策”一体推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全面提升。

  一、精心谋篇布局。立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两大任务”,2022年初,新一届林芝市委提出“解决四大难题、实现两个确保”“十四五”乡村振兴工作目标,即基本解决全市495个村(居)产业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不平衡、公共服务不平衡、群众收入不平衡四个“老大难”问题,确保全市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确保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农村人口收入增速。市领导带头走村入户调研,了解真实情况,倾听群众诉求,找准短板弱项,分析制约因素。结合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研究出台《林芝市编制乡村建设“一村一策”指导意见》,指导县(区、市)实现村(居)全覆盖式调研,全面摸清家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二、因村编制方案。根据不同村庄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将495个村(居)划分为“好中差”三类。结合林芝市“十四五”规划、行业部门发展规划等,重点突破、综合整治,典型带动、整体推进,对167个“好”村示范先行、187个“中”村巩固提升、141个“差”村重点帮扶。以农牧区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将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作为重点,制定《林芝市“一村一策”建设指南(乡村建设标准)》,明确产业发展、村容村貌等18项建设内容,提出“十五条”负面清单。把握好需求与可能的关系,充分考量轻重缓急,多方征求意见,编制完成“一村一策”方案。

  三、统筹整合资金。“一村一策”方案共提出项目需求3149个,估算投资81.90亿元,其中乡村振兴部门牵头负责1368个项目39.01亿元。对于资金缺口,林芝市统筹整合相关行业部门、援藏工作队、中央部委定点帮扶等多方力量共同投入,实现乡村振兴部门和行业部门、社会力量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十四五”期间,广东援藏工作队拟投资6.97亿元,支持林芝市81个建制村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中央部委坚持“帮扶方所能、受援方所需”,给予朗县、米林、察隅、墨脱4个边境县最大限度政策、项目、资金和智力等各方面支持。目前,在141个重点帮扶村已累计投入资金29.3亿元。

  四、多方合力推进。按照难易程度,分年度梯次推进,2023年以141个重点帮扶村为主、2024年以187个巩固提升村为主、2025年实施“回头看”查漏补缺。建立市领导包乡、县(区、市)领导包村制度,对口保障各村(居)资金落实,帮助村(居)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推进项目落地见效。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引导农牧民群众特别是脱贫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建设,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通过乡村建设带动群众增收。202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345元,同比增长7.2%;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达16752元,同比增长17.2%。


原文链接:http://xczxj.xizang.gov.cn/gzdt/xcjs/202307/t20230714_3659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