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山南市采取“七步法”排查 切实抓实筑牢监测帮扶的底线

发布时间:2023-12-21来源: 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山南市在开展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中,运用“一进二看三算四核五填六评七鉴”七步工作法,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不存盲区、不留死角”,累计组织3023名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乡村振兴专干、科技专干和村第一书记等基层力量,以村为单位,采取乡镇交叉排查方式,深入开展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工作,将“问题清单”化为“成效清单”,进一步提高识别精度、增强帮扶力度、提升关怀温度,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进”村入户访问群众。组织近万名驻村干部、乡村振兴专干、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第一书记等基层力量,聚焦大病重病患者家庭、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家庭重度残疾人家庭、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单亲家庭和失能老年人、遭遇重大变故和自然灾害家庭等12类重点人群,深入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和巩固成果问题突出的重点区域,扎实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行动。

  察“看”实情办好实事。对疑似防返贫监测对象,重点察看农户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家庭成员变化、帮扶政策落实、返贫致贫风险点等情况,了解自然灾害、火灾、疫情等各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以及大宗农副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规模性失业等特殊情况,及时排查预警区域性、规模性返贫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消除,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细“算”收入摸实情况。坚持把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作为最基本要求,把促进群众增收作为最紧迫任务,紧盯“四收入一支出”,帮助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对象、有病人住院家庭、供养高中和大中专学生家庭、残疾人家庭、突发意外家庭算收入支出,着力分析脱贫户各类型收入的短板弱项,将收入算账过程作为查找问题、落实帮扶措施和问题整改全过程。

  入户“核”查了解民意。集中排查期间,对有病人的农户重点核查因病的问大病慢病是否住院、自付了多少药费、后续服药花销多少,对家庭收入影响。对因残的核查残疾人是什么残、是否主要劳动力、药费开支有多少,对家庭收入影响等。对有学生的农户核查学生在哪里上学、是否借钱供学、学费开支有多少等。对因务工就业不稳的农户核查家中谁在务工、在哪务工、是否稳定、工资有多少等。对在县、乡范围流动劳作的农户,赴虫草采挖点、田间地头排查信息,对早出晚归的群众,夜间上门排查,对长期外出务工的群众,通过微信、电话访问等在线排查,认真记录、总结、采纳群众的意见建议,切实做到不掉一户不落一人。遍访全市77784户农户生活状况,排查率达到100%。

  精准“填”录及时预警。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各级乡村振兴部门履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专责,统筹组织开展具体工作,加强工作督导和人员培训。各相关行业部门做好风险预警研判、数据共享比对、信息收集反馈和督促行业帮扶措施落实等工作。市县两级加强统筹协调,县级发挥动态监测和帮扶措施落实的主体作用。乡镇、村两级对监测信息准确性、工作真实性负责,具体做好摸排核实、信息采集录入、帮扶措施实施等工作。

  逐项“评”定风险类型。围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特色产业、脱贫劳动力就业等重点内容,逐项评定农户家庭收入、教育帮扶、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特色产业、务工就业、兜底帮扶等方面的情况,按照脱贫户、监测户和一般农户等不同对象和返贫致贫风险类型,按户分类建立台账,分析存在问题,把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监测对象。通过对返贫致贫的逐项“评”定,进一步摸清了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和生活状况,为落实“早发现、宽条件、简流程、实帮扶”提供依据。

  比对“鉴”别真识真帮。集中排查过程中,12个县(区、市)党委政府坚决扛牢主体责任,落实“一线总指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鉴别监测对象纳别消除是否执行农户主动申请、乡村干部审核、行业部门信息比对、县级审定录入系统并进行公示公告程序。鉴别是否利用集中排查契机向群众宣讲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饮水安全、外出务工、低保申请等各类新政策新要求。鉴别是否充分发挥行业部门在防返贫监测动态帮扶作用,民政、人社、教育、水利、住建、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应急管理、残联等行业部门是否知晓并主动参与入户排查、识别认定和落实帮扶等工作。通过比对鉴别,确保对象纳入精准、帮扶措施精准、风险消除精准,进一步扎实筑牢防止致贫返贫屏障。


原文链接:http://xczxj.xizang.gov.cn/gzdt/fzfp/202308/t20230814_3708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友情链接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