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内参机要 > 正文

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畅通“三美”发展路径——昆明市晋宁区鲁黑村基层党组织联农带农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3-12-21来源: 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鲁黑村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二街镇,辖4个村民小组,有276户1114人,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3名。近年来,鲁黑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为驱动,打造集餐饮、娱乐、住宿、农产品展销、文化产品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体系,极大的提高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度,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该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的“零”突破到2021年的16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8年的0.8万元倍增到2021年的1.9万元,成功走出一条项目驱动、农文旅融合的“农村美 农业强 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以生态绿为底色,留住美丽山村乡愁

  发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适宜的生态优势,成功打通了“两山”转换通道。生态宜居面貌新。生态宜居为关键,提升村庄“颜值”。借助乡村振兴试点试验项目的东风,围绕“田园风光就是农村最好的风景,瓜果蔬菜就是农村最好的绿化”这一目标,家家户户“门前造景”,擦亮“有氧生态 美丽乡愁”名片,使绿色成为鲁黑村最动人的色彩。观光旅游聚人气。以“鲁黑之家”文化体验中心项目为主题,围绕“乡愁记忆”主题,对古井景观、村内水景观、村内绿植进行提升改造,新建了休闲亭、健康步道、垂钓台等一批休闲设施,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昆明一小时经济圈网红“打卡点”。乡风文明沁人心。以乡风文明为抓手,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严格执行村规民约,乱堆乱放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侵占集体土地问题得到稳步解决。村民自律意识明显提高,村庄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建立健全长效卫生保洁机制,取消保洁员制度,党员群众实施“门前三包”政策,实现美好家园“党群共建”。开办首家诚信杂货铺,采取明码标价、无人售卖的经营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淳朴村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生活状态逐渐成形。夯土建筑增乡愁。以“云南夯土第一村”为特色品牌,与昆明理工大学合作,新建绿色夯土建筑22幢,鼓励村民将老房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又生态宜居的绿色低碳夯土房,统一对村庄内的房屋进行外立面改造,保留原本的乡土气息,营造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村落氛围,既留住了民风民俗又留下了美丽乡村,成功实现2年内带动接待游客11万人次。

  以产业兴为抓手,丰富美妙农旅体验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突出特色绝对优势,以现代旅游市场需求为主导,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产业发展链网。农林联通延链补链。将农业、林业产业互联共济,不断延伸产业链。开发“包山拾菌”项目,发包林地5784亩,增加村集体经济61万元。流转土地135亩,建成蓝莓、苹果、冬桃打卡、樱桃迷宫,将产业链延伸至一年四季,并开发以阿鲁阿黑为代表的文创系列产品,形成了季季有“卖点”农文旅产业链条。村组联建聚链成网。充分利用下辖4个小组资源互补优势,形成以彩色洋芋、趣味蓝莓为代表“红土地的味道”系列、以林下野生菌采摘及加工为代表“青山下的味道”系列、以卤腐和土猪腌肉为代表“红土地的味道”系列的村组联盟发展模式,形成村村有特色的农耕文化体验产业网。村村联动集网成群。率先提出“四村联动、全镇互动”理念,依托鲁黑村田园综合体引领带动的发展优势,打造响水村油菜花节、老高村红花油茶节和肖家营村红色旅游,形成“四点两线”旅游观光路线,丰富文旅内容。通过4个村党建联建、产业联合、资源互补,发展“共富联盟”,增强辐射效应,形成全镇产业群,实现旅游收入突破1000万元。

  以村民富为目标,开创美好发展局面

  聚焦资金和项目整合,2019年至今共争取各级人居环境提升整治、农旅领域等项目26个,涉及项目资金3098万元,实现集体经济从“破零”向“壮大”跃变,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一番。村民摇身变股民。在党组织引领下,党员带头,村民纷纷入股,筹集入股资金42万元,既解决了乡村振兴起步阶段资金匮乏的难题,同时,村民也拿到了1100元的入股分红,进一步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的路径。企业运营出新招。设置村“两委”办主任和乡村振兴工作专员岗位,实打实回引农村优秀人才。创新组建乡村CEO+村“两委”办主任+乡村振兴工作专员团队,融入村级经济运营,吸纳本土人才5名,孵化企业2个、专业合作社1个。建立“党组织书记+乡村CEO”双带头人管理机制,既突出党组织领导作用,又发挥了乡村CEO经营企业专业作用。引入第三方企业负责运营本土企业,村集体、集体经济成员、运营公司分别占股20%、40%、40%,按股份进行分红。集体增收激发动能。探索集体资产量化确权制度,结合土地确权工作,把项目所涉固定资产和经营性资产进行评估量化,发放股权证276个,有效保障群众利益。严把四议两公开程序,把集体经济收入部分进行分类细化,合理、透明、公开资金使用。通过云南两山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周边农家乐、研学、农特产品销售等产业发展,成功实现了集体经济从“破零”向“壮大”的跃变,真正实现共建共享共富,绘就了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画卷,留住了最美乡愁。


原文链接:http://ynxczx.yn.gov.cn/html/2023/jiguandangjian_0221/718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