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特产信息 > 正文

重庆乡村振兴专报〔2023〕27期 重庆石柱:用好用活“6543工作法”做实做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

发布时间:2023-12-21来源: 重庆市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石柱县围绕做实做细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积极探索实施“6543”工作法,通过建立“县级监测预警—乡镇统筹安排—村级核查研判—乡镇汇总反馈—县级跟踪督办”的闭环机制,推动县、乡镇、村、户四级信息互通、工作联动,切实做到预警及时、帮扶精准、责任明晰和监管到位。

  一、明确六级工作责任,全链条建好监管体系。一是压实县领导包帮督导责任。建立县领导联系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县领导牵头行业部门定点联系乡镇(街道),分片包干开展调研、指导和协调工作,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切实帮助乡镇(街道)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压紧行业部门预警监测责任。联合教育、住建、水利等11个行业部门,盯紧盯牢“三保障及饮水”、产业就业、突发事故或灾害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动态开展数据比对和监测预警。三是夯实乡镇党委书记主体责任。党委书记亲自抓、主动抓,定期召开党委会专题研判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每年遍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的村(社区)组。四是落实乡镇分管业务指导责任。分管领导具体抓,在搞懂弄通政策规定和业务要求的基础上,扎实谋划工作要点,全程抓好工作落实,靠前开展指导督查。五是明确村支书网格包片责任。村党支部书记一线抓,统筹村组力量做好常态化风险排查,每年遍访脱贫户和监测户,定期研判监测帮扶工作。六是强化网格员定点排查责任。整合1349名网格员、300名专职信息员、283名驻村干部组建排查队伍,坚持“在家户必入户、在外户必通话”的工作原则,逐户逐人逐项开展网格化实时监测,同步宣传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政策,做到“走访不漏户、户户见干部”。

  二、健全五访工作机制,全覆盖织密排查网络。一是领导下访收意见、解难题。35名包帮县领导采取“四不两直”的工作方式,每月深入联系乡镇(街道)开展调研,随时掌握基层干部对监测帮扶知识要点的掌握程度、常态化排查工作的落实情况、群众对干部的满意程度,重点对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监测帮扶问题单、问题线索、预警信息逐户排查和监测帮扶工作落实等情况进行督导。二是干部走访查找问题、抓整改。健全“年度遍访、集中排查、按月走访”工作机制,走访干部入户核查做到看巩固脱贫成效、查“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看稳定增收渠道、查收入调查表,看家庭状况、查风险隐患项,看帮扶措施制定、查措施匹配度,看干部帮扶情况、查措施具体落实等“五看五查”,随防随填常态化监测帮扶入户核查表,形成“一户一档”。按月汇总预警信息、走访记录等,形成共享台账,村委会工作人员、驻村工作队对照研判,对需要持续关注的家庭开展重点回访。一季度共反馈预警信息721条,经核查后识别监测对象7户20人。三是外出电访不漏户、不漏项。通过工作联络群、电话沟通等形式,动态掌握全县2.3万名外出务工人员情况,鼓励外出人员主动及时告知家庭发展变化,及时落实惠民政策,确保致贫风险早发现、早监测、早帮扶。四是教师家访摸情况、促劝返。健全巩固控辍保学长效机制,按照“三保四包”责任体系,明确乡镇政府、义教学校、教育督导责任区、县教委科室联动职责,形成合力抓好控辍保学劝返工作。每月精准摸排义务教育适龄学生入学情况,对因厌学出现辍学苗头的学生针对性劝学劝返,织牢义务教育控辍保学防护网,确保义务教育零辍学失学。五是医生随访常监测、保健康。持续补充乡村医疗保障力量,建立派驻、巡诊制度,确保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空白点”保持动态清零,对入户巡诊中发现的340名困难对象建立台账。组建229个家庭医生团队,持续推进7类农村低收入人群实现家庭医生“应签尽签”。

  三、深化四个重点环节,全过程提高识别精度。一是深化行业数据预警环节。每月初相关行业部门筛选防止返贫预警信息,由县乡村振兴局梳理汇总后,立即反馈基层靶向入户核实,对符合条件的按程序及时纳入监测;月末共享监测对象帮扶信息,按部门职责分类比对,针对性优化帮扶措施。二是深化低保联动核查环节。坚持监测对象识别与低保对象识别同步推进,特别是运用低保经济核查结果,精简识别流程、精准识别条件、压缩县级审定时限,将识别时间严格控制在15天以内。三是深化民主评议环节。将民主评议范围从“村民代表、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扩大到“老党员、老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群,积极邀请普通群众参会,切实做到评议结果公开公正。四是深化督导复盘认定环节。组建督导督查工作组,以预警响应、走访排查、研判调度、评议程序、帮扶成效为重点,按月开展督导,每季度全面复盘预警信息的处理流程和结果,确保程序不走样、工作无死角。

  四、狠抓三项工作举措,全方位巩固帮扶成效。一是结对帮扶解难题。建立1名处级以上领导、1名乡镇干部“1+1”结对帮扶体系机制,对风险未消除的监测对象,增设1名县管正职领导结对帮扶。按照“结对不超过3户”的原则,安排323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作为结对帮扶责任人,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494件。二是政策帮扶固成效。建立促进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增收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促进低收入脱贫人口稳定增收的具体措施》《石柱县防返贫保增收计划》,在医疗救助、孝扶共助等方面实施加强版帮扶,降低医疗、教育等支出,持续增加转移性收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针对性落实帮扶措施,实施监测对象危房改造41户,教育资助527人次31.6万元,发放产业补助337户73.6万元,安排公益性岗位236人次,纳入低保兜底1088人。三是定向帮扶抓调度。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的脱贫户制定“一户一策”,每月调度措施落实情况,全力促进低收入群体持续增收,确保致富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人。


原文链接:http://fpb.cq.gov.cn/zxgz_231/xxfp/202306/t20230606_1203557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