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融合”让海南乡村未来更可期
发布时间:2023-12-21来源: 海南省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海南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的经济特区,率先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责无旁贷。
由此,我们看到在三亚天涯区抱前村,当地村民通过种植40亩莲花,不仅实现了将“村景”成“风景”,更是让“风景”变“钱景”。除了在“花”本身上做文章,还探索深挖“赏花经济”产业链条,将赏花与观光农业、采摘体验、民俗文化、美丽乡村等紧密结合,通过农旅融合带动乡村餐饮、住宿等多种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借花生财”的完美蜕变。
其实,抱前村的成功只是海南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南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践行“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展理念,借助海南自贸港建设机遇,充分发挥旅游大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逐渐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的特色发展路子,让绿色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底色。
除了三亚天涯区抱前村,白沙黎族自治县因地制宜利用陨石坑这一独特地理特征,发展特色有机茶产业,依托“茶产业”、围绕“茶文化”做文章;黎乡苗寨成为游客到海南深度游的新选择;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依托当地原生态村落和黎族文化,开展休闲旅游、有机农特产品、特色文创制品、黎乡农家乐等一条龙服务,也吃上了“旅游饭”……
这些乡村的成功蜕变,自然离不开当地因地制宜发展了符合当地的特色农特产业,并结合独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走对了“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子,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不断发挥区位优势,推进产业融合向纵深发展,更离不开当地村民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主动求变,积极尝鲜“农旅融合”发展之路。
作为旅游大省,每年都有大量国内国际游客到访,这是海南乡村吃“旅游饭”的重要依靠,而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民俗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越、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发达则是端上“旅游”饭碗的重要资本。我们期待,各地能够持续深入探索以农业为依托,以旅游为媒介的“农旅融合”,为海南广袤的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当然,这还需要各地乡村坚持好“两山”理念,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科学适度的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擦亮绿色发展的生态“底色”,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特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农旅融合”特色品牌,更需要各市县、政府部门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特别是针对性培训各类旅游服务人才,从而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南海时评评论员寇振宁)
原文链接:https://fpb.hainan.gov.cn/fpb/c100485/202305/76f51d5e52c44be28d9f8c60f90ce183.shtml?ddtab=true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