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柳城县全程覆盖、无缝衔接落实教育资助政策 解决贫困学生就学后顾之忧

发布时间:2023-12-21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柳州讯(陈丽  张龙) 柳城县全面贯彻落实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学生助学工作,创新举措,实施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全程覆盖、无缝衔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着力打造全覆盖、有温度、懂感恩的学生资助体系,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共资助贫困学生13375人,资助金额 779.21 万元。

  一、创新宣传方式,强化政策普及“广度”

  一是分层精准宣传。细分宣传对象,根据不同群体实行分类、分层精准宣传。针对在校教师和学生群体,将政策融合当地特色文化通过学校活动进行深度宣传,如坚持融合非遗形成本地特色宣传载体。依托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壮欢和柳城彩调,打造本地特色助学贷款政策宣传模式,即将政策融合编入太平壮欢、柳城彩调,组织受资助学生在全县中、小学生足球、篮球赛开幕式及各类文艺汇演上进行表演宣传,并将宣传助学贷款政策的壮欢和彩调制成视频,在全县资助专干培训会上和全县驻村干部培训大会上播放宣传。二是集中宣传。通过组织资助育人杯篮球赛、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等活动,给全县110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和130个村委社区免费发放宣传海报,并在活动现场开展资助政策知识抢答赛;针对脱贫监测、低保、特困、孤儿等学生家长群体,坚持把政策宣传服务下沉到基层,通过入村入户开展“零距离”政策宣讲,特别是针对脱贫监测户,将学生资助政策主要内容列入脱贫户的《帮扶手册》,并把学生受助情况登记在册,让每一个贫困家庭和帮扶干部了解资助政策。三是培训宣传。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和帮扶干部等开展培训,让他们熟悉各项教育助学资助政策及办理流程,以便为基层贫困家庭进行面对面答疑解惑。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宣传活动45场次,免费发放宣传海报共4万余份,政策宣讲20场次,宣传覆盖面达100%。

  二、实施专项检查,加大资助监管“力度”

  成立资助专项检查小组,制定下发《资助专项检查方案》,从管理制度、监管责任、资助程序、资金管理、信息管理、机构队伍建设等方面,不定期对全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各中小学、幼儿园实施学生资助专项检查,要求各学校按下发方案对标对表进行自查自纠,及时进行问题查摆与整改,进一步规范学生资助工作,切实掌握全县各学校贫困户子女资助政策的实施情况,确保资助政策落实到位、资助资金及时安全发放到位。截至目前,至少开展全县学生资助专项检查3次,共督查幼儿园86所、中小学校28所,发现资助工作存在问题为0。

  三、实现全面覆盖,抓好学生资助“精度”

  柳城县采取政府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助、奖、免、补、贷”等多种方式,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覆盖的资助政策体系。依托“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和“广西学生精准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将已获资助的贫困户学生受助信息及时录入上报,精准识别学生身份,同时与县乡村振兴局贫困户数据库进行比对开展查缺补漏,将从中发现未及时申请受助的贫困户学生全部纳入资助范围,及时提醒学校老师主动联系学生及家长按流程申请补助,确保精准资助,不漏一人。截至5月31日,共筛选出58名贫困户子女未资助,共补发各段各类学生资助金4万多元,确保“应助尽助”。2023年上半年,全县共资助中小学学生及幼儿13375人次,资助金额779.21万元。

  四、构建育人体系,提升学生成长“温度”

  投入资金2万元,选择在全县获资助贫困生较多的太平中心小学成立“资助育人实践基地”(获资助贫困生人数占全县总获资助人数60%),结合学校内的“民族文化博物馆”,开展有民族特色的“社团”系列活动。通过社团活动和讲解让学生缅怀先烈,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小树立诚信观念,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提升助学贷款还款率。2022年,全县助学贷款还款率99.5%,较去年提高0.6%。

  柳城县始终将学生资助与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教育等工作相结合,通过主题活动,依托“资助育人”教育实践基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课、社团活动等有效载体,积极开展“三月三”活动、柳城非遗传承《彩调》、资助育人杯篮球赛等系列活动,在校园内全面构建了“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人人育人”的“一校一品”资助育人长效机制,使每位享受教育惠民政策及社会爱心资助的学生都能够从小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诚信、自强、感恩等优秀品质。

  


原文链接:http://xczx.gxzf.gov.cn/gzzc/xczx/t1760685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