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新风拂山乡——北塔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12-21来源: 湖南省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红白喜事报告制度是否落实?群众办理红白喜事是否按规定执行?……近日,邵阳市北塔区纪委监委在谷洲村开展了调研式监督检查,及时掌握村红白理事会工作开展情况、村规民约执行情况、农村滥办酒席治理情况,着力发现责任落实不到位、政策执行打折扣等问题,以强有力的监督推动清廉乡村建设。
近年来,北塔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将摈除陈规陋习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整合基层监督力量,全方位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清廉活力”。
村规民约,“约”出新气象
“现在,红白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科学文明的多了;‘人情债’少了,‘人情味’浓了……”说及社区的新变化、新气象,北塔区陈家桥镇杨旗岭社区的罗群华赞不绝口。
老地方有了新样子,烟火气里飘出“文明味”,在罗群华看来,这些嬗变都得益于社区的居民公约。
近年来,杨旗岭社区将“红白喜事一律减办”纳入居民公约,创新推行“1个约定”“2人监督”“3晚时间”“4方协议”“5万目标”的“12345”模式,即选派社区干部、居民代表“2人”全过程监督丧事办理过程,推行白喜事“3晚时间”办结制,对社区、红白理事会、监督员、孝家四方职责进行明确,丧事开销都控制在5万元左右。凡违反规定者,社区将按照居民公约进行处置。
“移风易俗是清廉乡村建设的关键一环,同时也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整治‘四风’的重要抓手。”陈家桥镇纪委书记谢斯表示。该镇纪委从“婚丧事宜”这个“小切口”入手,扎实有序推进好移风易俗各方面工作,充分发挥村级纪检员“监督探头”的作用,督促指导各村细化婚丧喜庆事宜操办章程和参考标准,引导广大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和婚丧喜庆事宜操办章程。
目前,全区44个村(社区)均建立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以及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教育和引导村(居)民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清廉建设,“建”出新乡村
“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走进田江街道高撑社区、苗儿村等村务服务中心,廉政小故事、廉言廉语随处可见,步步可见廉景,处处可感廉意,构成了一幅幅干部清廉、党员清正、民风清朗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该街道以清廉乡村建设为契机,将推进移风易俗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通过把家风家训、廉洁文化等“清廉因子”植入村规民约,让好家风家训引领好民风社风,并深入挖掘本地红色、绿色、古色资源,打造各式各样的清廉文化小游园、清廉文化长廊,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移风易俗的渗透力和传播度。
目前,该区成功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引人入胜、以文润人的“清廉文化示范点”,全区清廉村居建设已实现全覆盖。同时,以村级换届为契机,全区44个村(社区)选优配强了村级纪检员,将监督触角延伸至最基层,选聘8名特约监察员,建立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
优化管理,“管”出新风尚
“洗衣液不贵,但是我觉得蛮骄傲,这是荣誉!”说起“红管家”积分兑换日用品,茶元头街道马家村村民邓卫东笑得合不拢嘴。
邓卫东家后院菜地用竹篱笆围起,家禽圈养,房屋打理得整洁干净。他不仅环境卫生搞得好,而且积极参加村里的各项公益活动中,累计获得5A的积分评定,成为全村积分最多的村民。
自开始推行“红管家”积分制管理以来,马家村已有495户1867人参与了红管家积分制,村里环境越来越美,乡风也越来越文明。
“小积分”激发了乡村治理“大活力”。茶元头街道自推行“红管家”管理积分制模式以来,街容村貌焕然一新,文明新风蔚然兴起。
目前,全区14个村庄推行了乡村治理“积分制”,不仅乡村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移风易俗观念也日渐深入人心,“小小的积分”为乡村带来了“大大的改变”。(孙平飞 陈志强 许丽慧)
原文链接:http://hnsfpb.hunan.gov.cn/hnsfpb/tslm_71160/jzfp/202312/t20231220_325162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一颗猕猴桃,连接他们仨的16年
下一篇: 沅陵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