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河南丨林州市:村美民富焕生机
发布时间:2023-12-21来源: 河南省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依山傍水、林果环绕、白墙黛瓦……漫步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黄华镇止方村,青石街道古朴洁净,乡村民居错落有致,农家小院温馨雅致,一派婉约的江南风情。
“十西峪九水洼,赶不上止方墁一坷垃。”很难想象,曾经的止方村,是西山墁出了名的穷山村。因为穷和破,村里还有娶不上媳妇的单身汉。
图为止方村牌坊
“原先的止方村是一个破败不堪的小山村。近几年,搭乘乡村振兴的快车道,止方村发生了美丽蝶变。”在村口牌坊处,止方村工作人员莫丰屹正在为游客讲述该村的发展史。
跟随游客的脚步,走在村里的主干道“纸坊街”。只见古色古香的老街上,身着汉服的年轻人来来往往,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汉服体验馆老板杨江平忙着为顾客梳妆打扮,“我在这里开店三四年了,今年生意很不错,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我都要忙到深夜,越忙越有干劲儿。”杨江平乐呵呵地说道。
图为游客正在汉服体验馆内
在不远处的音乐喷泉广场,花样丰富的乡村美食,惊险刺激的游乐活动,吸引着不少游客的眼球。烧烤摊老板李红梅是本村人,她主动向记者介绍:“以前,止方村就是个无人问津的小山村。现在,这里人气旺,我们不用出门就能挣钱。”
图为止方村夜市
村史馆前,老党员郭松生和村民围坐一起,晒着太阳,拉着家常,怡然自得。“村里建设得好了,游人自然就多了,以前偏僻安静的小山村,现在每天都热热闹闹的,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乡村振兴,简单说就是美了乡村,富了乡亲。”止方村党支部书记郭青松说,近年来,他们以建设美丽宜居的村庄为导向,以村容村貌提升和农村垃圾、污水治理为主攻方向,完善基础设施,调整农业结构,改变村内主导产业,打造成为集餐饮、休闲、娱乐、采摘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慢生活体验区,如今的止方村已经变成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富裕村。
据郭青松介绍,止方村以前穷,就穷在土地贫瘠上。田地只要深挖两铲,翻上来的就全是石头蛋,即便守着红旗渠天天浇地,一亩小麦最多才打五六百斤。这种田地长不好粮食,却适合种果树。
图为游客正在止方村内游玩
“近几年来,林州市正在大力打造旅游城市,游客数量逐渐增加,我认为发展乡村旅游是大势所趋。”郭青松表示,通过多次外出学习,他们有了思路,即利用村里现成的资源,分层次打造民宿。一方面鼓励村民把老房子流转,简单收拾一下开门迎客;另一方面从外地招大商,在村里闲置土地上投资新建高档民宿。
村民郭大锤原本在红旗渠景区经营农特产买卖,十几年来也攒下了一小笔资金。后来看到村里乡村旅游搞得风生水起,就重新装修了家里的老房子,打造成了农家民宿,起名为小闲居。“现在小闲居有客房14间、会议室1间、娱乐室1间,很好地满足了游客的需求。”郭大锤介绍。
图为止方村内的民宿
“我们通过前期考察发现,止方村在前期乡村振兴建设中处于全市前列,来林州的游客中,除了去红旗渠等景区之外,有相当一部分游客也会选择来止方村或周边村落,在这里做民宿前景较好,目前我们云岚民宿有17个房间,30多张床位,高峰期时需提前一个月预订房间。”位于村西的云岚民宿里,负责人郭志强这样说道。
近年来,止方村坚持将发展民宿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点,在支村两委的鼓励下,在外乡贤、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建设民宿,通过盘活闲置农房,资源改造再利用,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发展渠道。
如今,止方已发展成集旅游休闲、美食、民宿、红旗渠文化为一体的民俗特色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得到科学论证。“我们村现在每天接待游客都在数百人,村级集体经济从2014年的不到2万元突破到现在的100多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5万元,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后,我们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平台和致富机会。”郭青松信心十足地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艳 通讯员 石亚霏)
原文链接:http://xczxj.henan.gov.cn/2023/12-11/286358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