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县:以“牛”产业为乡村振兴添“牛”劲
发布时间:2023-12-21来源: 河南省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柘城县将肉奶牛养殖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按照连片布局、规模发展、整体推进的思路和“大园区、小群体”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引导群众规模养殖,拓宽增收渠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据了解,肉牛、奶牛养殖是柘城县重点优势产业,目前该县共有40多家肉牛养殖企业,河南省万犇牧业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12月12日,河南省万犇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鹏告诉记者,公司通过品种改良和科学饲养相结合的方式,提供营养均衡的肉牛饲料,提升了养殖效率和养殖质量。目前,一头牛犊从育肥到出栏需要20个月,其效益在4千元左右,平均半年出栏一次,一次出栏1500头。因杂交牛肉的品质很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畅销浙江、上海、江苏等一线城市。
近年来,柘城县成立了由多部门参与的畜牧业发展服务专班,为养牛企业提供技术、资金、用地保障,制定了标准化肉牛畜位奖补、基础母牛奖补、粮改饲补贴、信贷补贴、参保肉牛母牛保费补助等奖补政策,支持企业和农户发展养牛业。今年以来,该县已拨付基础母牛补贴资金1032万元,奖补参保母牛10320头,为80家养牛场户发放贷款6200余万元。截至今年11月底,该县牛存栏9.01万头,牛出栏3.67万头,牛存栏同比增幅27%。
该县牛城乡杨楼村旺牛鑫养殖场的养殖户杨凤起说:“自家养殖了四个品种肉牛,每头牛平均养殖一年左右便可出栏。经过当地畜牧局给予的技术指导与乡党委政府给予的土地、资金、贷款等各方面支持,我养殖的肉牛已由原来的200多头变为现在的500多头。”
杨凤起创办的养殖场采取“公司+新型经营主体+脱贫户”的模式,为农户提供优质幼牛的同时,还提供饲料配方技术、防疫、收购加工和市场销售服务,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一头小牛犊育肥一年后的利润可达到3000元到4000元。
为推进肉牛奶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柘城县依托农业农村资源优势,积极实施粮改饲示范项目、肉牛畜位建设项目、基础母畜扩群倍增计划项目,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柘城县畜牧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周心亮告诉记者,该县力争到2025年发展养牛示范乡(镇)10个,养牛示范村50个,全产业链产值要达到100个亿,打造该县成为重要的优质肉牛、奶牛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通讯员 马学贤/文图)
原文链接:http://xczxj.henan.gov.cn/2023/12-14/286550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卫辉市:太行雪寒新村暖
下一篇: 淮滨县:招工有门就业有岗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