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来安:群众在哪里 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发布时间:2023-12-21来源: 安徽省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中国好人、滁州市理论宣讲专家王祖道为群众表演快板《二十大精神放光芒》。

  

  来安县舜山镇大安村“两委”干部在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角,开展村民矛盾纠纷调处。

  

  来安县汊河镇黄牌村村民在“红色茶馆”内,一边品茶聊天,一边欣赏传统文艺表演。

  

  近年来,来安县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在文明实践阵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小区、村民组闲置用房和农家住房,以及公园、长廊、古树等群众聚集性场所,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角,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延伸到小区和村民组,真正做到闲置资源“活”起来,人民群众“聚”起来,文明实践“动”起来。

  该县整合基层理论宣讲、教育服务、科技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文化服务等资源,依托102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理论宣讲、宣传文化、科普教育、体育健身、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2018年以来,利用线下阵地,累计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近3万场次。

  因地制宜

  传播党的好声音

  “民族要复兴,乡村要振兴……”冬日暖阳温柔地照耀着大地,来安县半塔镇大余郢村丫口组的山芋地头传来阵阵欢声笑语,“百姓名嘴”王祖道和他的文艺轻骑兵们正在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村民们就地坐下,兴致盎然地观看节目。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宣讲员把“书面语”变成通俗易懂的“家常话”,用“乡音土音”传递“党的好声音”,赢得了阵阵掌声。听完宣讲,群众纷纷表示:“原来党的二十大报告离咱农民这么近,党中央关心农村、农业和农民,我们以后更有信心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角(点)散布广、扎根深、传播远的机动优势,来安县广泛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在深化拓展理论常态化进基层方面寻求有效途径,把讲理论和讲政策、讲道理和讲故事、讲“国之大者”和讲群众利益关切结合起来,引导人们深入领会党的历届大会精神内涵、使命任务,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该县还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理论讲堂以及学习强国等网络学习平台,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组建宣讲小分队,招募“百姓名嘴”,因地制宜采用“小板凳宣讲”“庭院宣讲”等接地气的方式,深入浅出将党的声音送入千家万户。

  2018年以来,该县以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为重点,举办各级文明实践大讲堂1400余场,开展各级各类理论宣讲上万场次。

  “民呼我应”

  提升群众幸福感

  “通过脑瘫儿童想要读书却身体有残疾的一条留言,我们了解到了残障儿童对阅读的强烈渴望,为残障儿童送阅读公益项目应运而生。”11月9日,在2023年滁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暨品牌项目展示交流活动中,来安县选送的的志愿服务项目“‘萤火之光’——残障儿童送阅读公益项目”捧回金奖。

  “我们项目得到了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指导支持与资金扶持。”项目负责人张振宇介绍,项目实施以来,已服务残障儿童1216名,上门阅读、领读、试读、品读1824次,集中特殊阅读会280场,志愿者们讲述古今中外图书故事1400多个,累计服务时长5万多小时。

  为了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来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各镇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轴,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常态化开展群众身边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加大线上平台推广力度,通过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畅通服务双向对接与认领,实现“点对点”精准高效服务,提升服务层次和质量。自平台开通以来,共收集“群众点单”近2000个,接单率和完成率均超过80%。

  积极挖掘、培育志愿服务典型,并择优向市级推报。每年年终为荣获省市级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个人和县级优秀志愿者制作、颁发“礼遇卡”,优秀志愿者持礼遇卡,可免费乘坐公交车、免费体检,可到“爱心商家联盟”的商家享受优惠购物、优惠观影等。

  来安县每年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对大赛评选出的有活力、可持续、群众喜欢的志愿服务项目给予资金扶持。截至目前,共打造项目品牌29个,其中“萤火之光”“就在身边”“公益课堂”等9个项目分获滁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银奖、铜奖。

  “2020年以来,县财政每年全额拨付120万元新时代文明实践专项工作基金,提供资金保障,用于项目扶持、激励回馈等。”来安县文明办主任庄清峰介绍,如今在来安县,近500支志愿服务队、5万多名志愿者活跃在为民服务的各条战线,逐步实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美好初衷。

  移风易俗

  引领文明新风尚

  在来安县大英镇大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爱心超市”里,居民刘长荣正在用10个积分兑换一双拖鞋。“光是喜事简办这一项,就增加了6个积分,再加上平时参加志愿服务的积分,刚好够换一双棉拖鞋过冬。”刘长荣说。

  今年夏天,刘长荣的大女儿考上大学,正在全家筹备着怎么宴请亲朋时,村红白理事会上了门,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准大学生”积极响应,坚决不让铺张浪费,自己家人一起吃了顿饭,也没有收受任何外人的礼金。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或者倡导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都可以积分。”大英镇宣传委员李海洋介绍,通过积分激励机制,居民们参与志愿服务、响应移风易俗的热情十分高涨,今年该村文明实践站被滁州市命名为五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近年来,来安县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以“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移风易俗+基层治理”为基本模式,以文明实践积分制为推进手段,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卫生整治、环境美化等文明实践活动当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

  结合所站实际,推行“文明实践积分制”,为居民打造了一个储存文明的“美德银行”。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志愿服务、纠纷调解、实践活动、无偿献血、捐款捐物、践行移风易俗等均可参与积分,凭积分可享受兑换物品、商圈折扣等福利。用积分“量化”群众的文明行为和善行义举,激励群众参与到文明养成的行动中来,增强人们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的主人翁意识,助力乡村振兴。

  该县指导文明实践站(所)围绕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依托老党员、老干部等的工作经验、亲情资源和群众威望,成立“微协商工作室”“矛盾调解室”,协商解决邻里矛盾,与居民共同努力,促进邻里关系和谐;全面规范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等“四会”组织,健全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和实行红白喜事申报备案审核等制度,汊河镇、新安镇还利用闲置多年的门面房,建成集村民议事室、文体活动室、红白喜事宴会厅等为一体的邻里中心,为老百姓新办、简办红白喜事提供场地支持,既减轻了因铺张浪费给群众带来的经济负担,又净化了社会风气。(文图由来安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提供)


原文链接:https://xczxj.ah.gov.cn/zxdt/sxcz/879006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