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亳州市谯城区:盘活“三资”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

发布时间:2023-12-21来源: 安徽省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亳州市谯城区全力推动资源资产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盘活“三资”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

  “废弃多年的敬老院旧址如今盖起了标准化厂房,不仅每年能给村集体带来20万元租金收益,还能解决当地40多人的就业问题。”近日,亳州市谯城区五马镇杨楼村党委书记李永梅告诉记者,得益于谯城区“三资”清理核查工作,该村充分挖掘现有资金、资产、资源潜力,充实村集体“钱袋子”,带动群众增收。

  为全面整治农村集体资金使用不明、资产经营不善、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从今年开始,谯城区实施农村集体“三资”摸底、整治、提升、规范工作,采取多种经营模式激活“老三资”,发展“新三样”,有效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通过资源盘活利用,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80万元,比去年多30万元。”谯城区古井镇门庄村党委书记李磊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该村通过开展“三资”清理核查,共摸排出集体资金50万元、资源3处、资产8处。

  “摸清家底后,我们根据每处资产的不同情况分类施策,有的改造成厂房,有的改造成蔬菜大棚,统一公开发包出租。”李磊说。

  截至目前,谯城区21个乡镇235个村共清理核查出各类资金8704万元、资产1342处、资源749处。按照《谯城区推深做实“三变”改革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有关“三资”情况被录入谯城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并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三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三资”发挥最大效益,避免闲置浪费。

  在充分盘活“老三资”的基础上,谯城区积极探索“振兴工厂+振兴农场+振兴光伏”“新三样”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有效推行“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种集体经济经营模式,着力构建集体经济收入新的增长极。

  加强村企合作,建设“振兴工厂”。谯城区从2023年至2025年,采取振兴工厂“50+N”建设模式,每年建设各类标准化厂房50个,每个标准化厂房为村集体创收12万元左右;按需建设烘干房、冷库、仓储等项目若干个。

  加快土地流转,建设“振兴农场”。由谯城区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耕种承包地、村集体机动地等,以“连片+分散”模式规划布局,计划2023年底,每村至少建成不少于300亩的集体农场1个,为村集体创收15万元左右。

  整合闲置资源,建设“振兴光伏”。由谯城区交投新能源公司与村振兴公司合作运营,利用各乡镇公益性办公建筑、标准化厂房、闲置坑塘等,因势利导建设光伏电站,为村集体增收18万元左右,并合理分配收益,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武长鹏 任 雷)


原文链接:https://xczxj.ah.gov.cn/zxdt/sxcz/802075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