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县杨家塔村:办实事 小小包子蒸出幸福味
发布时间:2023-12-21来源: 山西省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室外白雪皑皑,屋内热气蒸腾。12月12日,在方山县杨家塔食品加工合作社加工车间,工人师傅们有的下剂子、有的包包子,锅上蒸着的一笼笼包子飘出了浓浓香味。工人严改珍说:“自从村里有了包子铺,就来到这里上班了,每个月能挣到1500元,家里的事也误不了,挺好的。”
这一景象的背后,是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艰辛努力的付出。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今年,方山县大武镇杨家塔村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因地制宜找准产业,积极探索发展模式,提出了建设杨家塔食品加工合作社,生产“书山牌”包子。问及为啥取这个名字时,第一书记曹旭红解释:“书山的寓意是包子就和书香一样,让它香满方山。”
思路有了,场地有了,可厂房需要装修,加工需要机器设备没钱怎么办?为此,曹旭红先后向亲戚朋友筹集资金60多万元,全部用于合作社建设。在她的带领下,村党总支书记薛龙平,党总支副书记岳柱才分别投入5万元,党总支委员雒永平、岳小军也分别投入2万元,村委委员薛建峰、李巧平则找来亲戚朋友垫资安装暖气,装修车间等。曹旭红的父亲曹光亮,也将自己积攒的5万元投入到了合作社。
为了让包子能立足市场,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相关人员前往武汉进行考察,最终确定了包子的制作原料、制作工艺,还聘请了师傅对村民们进行现场教学,短短几天时间,大家就掌握了包包子的技术,包出了红豆枣泥馅、豆腐香菇馅、蒜薹特色馅等各类包子。为了推销产品,曹旭红带领村“两委”进企业、入超市、找餐馆,点对点对接,面对面宣传,让包子在周边市场站稳了脚跟,实现了订单化生产。随着产品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村里的老百姓纷纷加入到杨家塔食品加工合作社,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合作社解决了40余人的就业问题,大家都感叹,小小包子蒸出了“幸福味”。
对于合作社下一步的发展曹旭红信心满满:“今后会继续在产品的种类上创新,努力在花馍、烧烤、串串香等摊点经济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更多村民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增收致富。”(肖继旺 郝天鹏)
原文链接:https://fpb.shanxi.gov.cn/xczx/202312/t20231218_944810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