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做大做强“特、优”产业 推动集体经济整体提升 泽州县多措并举推动乡村共同富裕

发布时间:2023-12-21来源: 山西省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泽州县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出精品的目标,系统谋划“三带一园”农业产业布局,通过加快农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农业“特、优”产业、强化示范创建等举措,全力打造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区。

  为做强做大农业“特、优”产业,该县大力实施畜牧和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巴公金硕园等13个新(续)建生猪养殖项目和惠鑫铭二期等5个新(续)建蛋鸡养殖项目达产达效,全力推动龙谷仓农产品深加工、山河蜜蜂小镇、义城红薯产业园和太行农副产业物流等工程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种业振兴、农业托管、土地入市等改革,加快推动特优农业发展壮大。

  重大工程示范带动作用是泽州县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该县集中资源打造“三带一园”工程,加快推进总投资147.4亿元的96个农业农村项目;坚持“路景村业”一体推进,大力实施东部片区生态农业示范带、太行农副产品物流园和沿线乡镇特色产业项目建设,通过“村村抱团+村企联合”发展模式,让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大平台;按照“因地制宜、一镇一策”思路,在大阳镇、犁川镇、巴公镇、高都镇先行试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加快补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短板,全面增强镇区产业集聚和人口承载能力;积极开展景区化村庄创建,争取每年创建20个左右景区化村庄,把美丽乡村转化成美丽经济,为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实现集体经济整体提升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泽州县坚持多元发展,立足各镇村资源禀赋,积极探索资源开发型、服务增收型、股份合作型、项目带动型、乡村旅游型等“五型”发展模式,以“四个不摘”做好兜底保障,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在重要位置,深度挖掘村级集体经济的内在潜力,并围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积极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和集体资产监管两个平台实质性运行,着重解决村级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等问题,确保村级集体每一分钱都管好、用好,确保“两不愁、三保障”更加完善,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力争到2023年底,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0%,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0%,1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0%;到2024年末,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0%,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65%,1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40%;到2025年末,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0%。

  与此同时,该县以示范创建为抓手,确立了高都镇岭上村、大阳镇东街村和金村镇的东六庄金福地农业专业合作社“扶贫车间”基地建设3个示范创建点。其中,岭上村拓展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布局,打造纯农业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样板;大阳镇东街村突出红色旅游和古文化景观建设,打造乡村振兴旅游示范样板;东六庄金福地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快“扶贫车间”建设,打造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样板。同时,按照县、镇、村“三级组合”基地为单元,以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作为重点,因地制宜积极谋划实施一批产业项目,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力求项目更有农村特色、更加精细化,促进乡村发展、农业增收,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孙忠平)


原文链接:https://fpb.shanxi.gov.cn/ywdt/sxdt/202310/t20231030_941622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