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威宁:推进乡村振兴 共建美丽威宁
发布时间:2023-12-21来源: 河北省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五年来,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实施“六县战略”,进一步完善“五五攻坚行动”举措,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生态文明取得历史性成就,民生福祉实现历史性改善,正昂首阔步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迈进。
2022年,威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7723元和13289元,实现了从全面脱贫到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从生态恶化到青山绿水、从农业大县到能源强县的转变。
乡村振兴——
从全面脱贫到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乌蒙腹地,远山秀美,走进威宁县石门乡团结村七里冲苗寨,一幢幢石头青瓦砌成的特色民居格外引人注目。2022年,七里冲苗寨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
在威宁,许多村寨正像石门乡七里冲苗寨一样,奋力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如今,威宁县坚持以树标杆作典范为目标,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把41个乡镇(街道)划分为引领示范、重点推进、夯实基础3个类别统筹推进。2022年建成20个县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2023年安排资金5000万元,计划建设50个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
实现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当前,威宁正朝着“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这一目标迈进。
绿色发展——
从生态恶化到青山绿水
初夏时节,走进贵州威宁草海北坡生态公园,草海湖碧波荡漾、鱼鸟携游。拥有“山水林湖草”独特风光的草海,每年到这里越冬的鸟类达10余万只。
2015年11月,《贵州草海高原喀斯特湖泊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规划涉及8个方面43个项目,总投资107.9亿元,草海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翻开了崭新篇章。
经过多年综合治理,针对草海实施的“法制护湖、退城还湖、退村还湖、退耕还湖、治污净湖、造林涵湖”六大工程成效明显:目前,草海鸟类已由2016年的220种增加到246种;每年到草海越冬的野生动物黑颈鹤持续稳定在2000只左右;草海生物物种也由2016年的1954种增加到2600种。
草海生态变好是威宁从生态恶化到青山绿水美丽蝶变的生动实践。五年来,威宁通过生态建设让荒山野岭变成茫茫林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林药、林禽、林菌等林下经济让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绿色银行”,生态经济逐渐壮大,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产业富民——
从农业大县到能源强县
如今,位于乌蒙高原腹地的威宁依托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因地制宜提出生态立县、产业强县的发展思路,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大力实施“市场换产业,资源换投资”战略,引进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优质龙头企业,开发光伏、风电及产业配套项目,从产业链各环节共同发力,打造了集风、光、储全产业链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园。
威宁坚持围绕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主攻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2022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53户,完成总产值65.45亿元。2022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3亿元,引进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公司等18家企业发展新能源产业,投资261.9亿元建成清洁能源项目62个,累计装机容量达367.95万千瓦。
数据来源: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宣传部
原文链接:http://fp.hebei.gov.cn/2023-07/18/content_903924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河北辛集:产业兴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下一篇: 阳原县激发人才活力赋能乡村振兴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