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碌曲县:牦牛产业 推动牧民增产又增收
发布时间:2023-12-21来源: 国家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牦牛产业是碌曲县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农牧民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碌曲县紧紧围绕生态畜牧业建设,因地制宜优化畜牧业结构,深挖潜力培育和发展牦牛产业,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走出了一条具有碌曲高原特色的牦牛产业高效发展之路,推动实现了牧业持续增效、牧民持续增收和牧区持续发展。
牦牛产业成为碌曲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尚建堂 摄
近年来,碌曲县高度重视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投资800万元建设李恰如种畜场牦牛生态养殖基地,投资3200余万元建设甘青川贡巴活畜交易市场,投资5000余万元建成了屠宰加工生产线。通过建设生态养殖基地、交易市场、屠宰加工线等,提高了生态畜牧业规模经营水平,完善了牦牛产业基础设施,填补了碌曲县牧民群众牛羊交易“有市无场”经营现状的空白,延长了全县农牧产业链条,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与此同时,碌曲县不断在牧业改革上下功夫,相继提出了“百社带千户”“千名干部入百村大抓产业”行动、“十户联产”抱团发展模式等有力措施,有机统筹了合作社主导与农牧户参与、企业投资与金融保障、政策支持与政府服务等方面的关系,形成了富有高原农牧区特色的产业经营模式,不仅促进了产业集群发展、增加了集体和群众收入,而且还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广大干部和农牧民观念的更新,成效显著。
为龙头企业和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发放奖励。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尚建堂 摄
为进一步促进传统牦牛产业向现代牦牛养殖业的转变,碌曲县对起步动作快、发展成效明显、引领带动能力强的88家龙头企业和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共给予800万元奖励,有效激发了牦牛产业发展活力。今年,该县筹集产业发展扶持基金1810万元,将该笔资金以10到30万元的标准投入到68家专业合作社中,全力推动“十户联产”抱团发展模式。目前,有“十户联产” 基础社314个,涉及农牧户5800余户、2.8万余人;初具规模的“十户联产”单元95个,涉及1065户5306人,年底“十户联产”单元将达到193个。目前已发放“十户联产”及首批产业专项贷款43户2734.8万元。
除此之外,碌曲县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农牧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精准招商、以商招商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大突破”主题活动,聘请企业精英担任招商大使拓展、维护招商渠道。截至目前,该县赴外招商8次,签订农口框架协议5份,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1.77亿元。同时,成功申报“碌曲牦牛”“碌曲藏羊”“碌曲蕨麻猪”3个地理标志,申报青稞面粉、紫青稞、狼肚菌、青稞炒面4个绿色食品,“洮源紫青稞”牌油菜成功入选“甘味”品牌,拓宽了销售市场。
“碌曲牦牛”“碌曲藏羊”“碌曲蕨麻猪”成功申报地理标志产品。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尚建堂 摄
碌曲县还持续不断优化畜种结构,通过自然繁育、牲畜流转、政策性补贴,购入肉牛2.92万头、藏羊12.42万只、蕨麻猪500头。同时,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4110余万元,牛羊保险理赔资金近3000万元,饲草料补贴100万元,2-4岁牦牛出栏补贴150万元,农机补贴16万元。持续加强农牧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为今年新纳入的8户监测户落实入户产业发展补助每户1万元,对全县247户监测户落实入户产业发展补助每户5000元,有力促进了农牧民群众持续增收。2023年第三季度,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8628元,增长7.2%。
下一步,碌曲将持续牢牢把握政策机遇,不断深化牧业改革,大力推动“十户联产”合作经营,扎实开展“千名干部入百村大抓产业”行动,全力推动全县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s://nrra.gov.cn/2023/11/18/ARTI442lPxtMnUABkpniQRIH23111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