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武宁县:坚持“四有”模式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发布时间:2023-12-21来源: 国家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山清水秀的武宁县,地处赣西北的幕阜山脉,是一个山区、库区县。为有效帮助群众走出深山区和库区回水区,摆脱绝对贫困,“十三五”期间,武宁县紧密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和水库移民避险解困,建设了武安锦城·梦想家园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该安置小区坐落在县工业园区旁,占地面积690亩,安置各类搬迁户3726户14904人。

  

  近年来,武宁县聚焦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目标,坚持“四有”模式,注重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安置与乡村振兴同步,用心用情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1.融合三“治”,社区治理有力度。充分激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活力,积极打造居民共治、邻里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模式,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一是推动群众自治全面覆盖。在安置区设立三个社区居委会,每个社区配备五名干部,组建街道党委、社区支部、楼道党小组、居民小组、楼栋长、单元长“党建+安居”六级组织网络,在原搬迁的村干部、搬迁群众中优先聘用社区干部的基础上,由群众推举产生了楼道党小组、居民小组、楼栋长、单元长,真正实现“让群众自己管自己的事”,使社区网格化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延伸到每个家庭。二是善用德治滋养文明风尚。定期开展“三讲一评颂党恩”活动,选树一批脱贫致富典型现身说法,持续教育引导搬迁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通过开设道德讲堂,宣传“移民驿家”家规,形成社区道德规范;组织开展“帮扶帮困”“扶残助残”等系列志愿者活动,形成亲帮亲、友帮友、邻帮邻、户帮户的良好氛围。此外依托节日广泛开展社区广场舞、徒步比赛、篮球赛等系列文体活动,寻找最美家庭、“七·一”党员座谈会、清洁家庭创建等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提升文化素养,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向更深层次延伸和发展。三是运用法治化解矛盾纠纷。创新建立“工会帮帮忙”三师一室,协调法律援助律师、劳动关系协调师、健康工程师集中为搬迁群众答疑解惑、排忧解难,目前已无偿为搬迁群众提供法律咨询500余次,调处劳务纠纷百余起,受益群众达1000余人。积极搭建“有事先商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安排社区专员对存在困难的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指导、对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进行上门劝导、居中调和,促进安置区和谐,塑造平安融洽的搬迁环境。

  

  2.破解“三难”,服务群众有温度。聚焦搬迁群众“急难愁盼”,把服务做实做细,做到群众心坎上。一是解决儿童看管空挡。规划建设“四点半学校”、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儿童快乐天地,社区安排12名有教学能力的爱心志愿者轮流免费看护辅导至下午6点半,着力解决社区75名搬迁儿童放学“空档期”的看管难题。二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聚焦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托幼园位、上学学位、求医床位”等急难愁盼事项,配套建设了1所小学、2所幼儿园,实现搬迁群众子女就近上学633人;开设了公交车专线,每班间隔9分钟,方便搬迁群众出行;高标建设社区卫生院(中医馆),配备了针灸推拿治疗床、艾灸仪、中药熏蒸仪等10余种先进设备,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完善农贸市场、综合商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方便群众生活需求。三是提高群众生活保障。一体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各项工作,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预警响应机制,安排干部进行结对帮扶,每月上门开展走访,针对性开展精准帮扶,为每户搬迁群众购买了防贫保险,广泛宣传防贫保险政策,符合防贫保险理赔条件的,及时申报理赔,筑牢防范返贫致贫防护堤。

  

  3.三措并举,就业帮扶有强度。聚焦搬迁群众就业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科学谋划、创新举措,促进搬迁群众稳岗就业。一是园区主导,实行技术争就业。以尽力满足群众“家门口”就业需求为导向,依托工业园区平台成立武宁县人力资源市场,组织开展大型就业活动招聘会,为搬迁户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实现搬迁群众园区务工2102人。同时,依托园区创建就业帮扶车间4个,聘用搬迁脱贫户49人。二是政府兜底,实现公益促就业。为促进搬迁群众稳岗就业,通过开发保洁、社区物业管理等公益性岗位,为搬迁户提供各类公益性岗位55个,聘用搬迁脱贫户36个。三是支持自主,实施政策保就业。出台创业扶持政策,为创业者提供月租20%的优惠,鼓励搬迁群众自主创业,共引导搬迁群众自主创业26人。

  4.三“管”齐下,安全防范有准度。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做好安置区房屋质量、平安建设等工作,重点做好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一是压实责任强保障。由县政府牵头组织每季召开安置区消防安全工作会议,细化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重点抓好日常检查、隐患监控、消防宣传等工作。同时,动员社会力量组建专兼职消防救援队伍。二是全面排查补短板。全面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建立“月排查”机制,动态完善、监测安全隐患问题整改台账,针对排查出的问题,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并加强督查督办、跟踪问效。三是广泛宣传凝共识。着力提高群众自防自救能力和安全意识,采用微信、公众号、小喇叭广播、宣传栏、发放宣传单页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广泛开展消防知识管理培训,营造浓厚的消防宣传氛围,形成了搬迁群众关注、参与、支持消防工作的良好局面。

  

  

  


原文链接:https://nrra.gov.cn/2023/03/14/ARTI2R8GPPJUfT7zVaVTun5d23031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