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陕西:聚焦脱贫群众所需 大力推进就业帮扶

发布时间:2023-12-21来源: 国家乡村振兴局 作者:佚名

  2022年以来,陕西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人社部、国家乡村振兴局部署要求,紧盯脱贫人口就业规模总体稳定的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脱贫群众稳岗就业工作。全省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219.4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4%。

  

  一、聚焦“精准化”,加大政策资金支持

  一是细化政策措施。全面制定人社乡村振兴7类42项重点任务,6次强化就业帮扶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疫情防控、防止返贫监测、易地搬迁帮扶、稳岗就业调度等工作机制。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将就业帮扶作为就业专项资金重要分配要素,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脱贫人口较多地区列支1亿元。截至三季度,脱贫群众享受就业创业补贴3.6亿元,较上年增长9%。

  三是加快数据核查。依托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核实务工状态,建立月更新、月调度、月预警机制,完善无就业意愿台账化管理,精准帮扶有就业意愿的脱贫劳动力,按要求力保“零就业”脱贫家庭动态清零。

  二、坚持“多元化”,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一是稳定外出务工。针对有外出需求的脱贫群众,充分发挥苏陕劳务协作和省内劳务协作机制作用,搭建用工信息对接平台。培育“紫阳修脚师”“蓝田厨师”“旬阳建工”等全国知名劳务品牌,69个劳务、技能品牌带动5.6万脱贫人口有组织外出务工。

  二是促进就近就业。全省社区工厂新增97家,达到1958家,吸纳脱贫劳动力2万人,较上年增加3322人;就业帮扶基地新增40家,达到1245家,吸纳脱贫劳动力2.1万人,较上年增加3039人。安康市社区工厂承接毛绒玩具文创产业转移做法被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组织评为第三届全球减贫案例“最佳案例”。

  三是确保兜底安置。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稳定家庭收入的脱贫未就业劳动力,加大人社、乡村振兴、林业等6部门公益性岗位统筹使用力度,托底安置脱贫人口21.4万人。

  三、突出“便利化”,持续优化就业服务

  一是开展专项帮扶。实施“百日提升”全省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提升行动,聚焦重点地区,梳理形成返乡回流、有意愿外出、就业不稳定三类清单,分类施策,帮助脱贫人口尽快就业。

  二是拓展服务方式。依托人力资源机构、零工市场、动态精准就业服务系统,提供问政策、找工作、保权益等166项服务事项。推广白河县成立百家劳务公司、壮大百家社区工厂、开展百场技能培训、回引百名创业能人的稳岗就业“四百工程”等典型经验,指导基层提升“家门口”就业服务水平。

  三是整合培训资源。推进职业培训与企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三结合”,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线上线下培训脱贫群众8.16万人次,以技能稳就业、促增收。

  


原文链接:https://nrra.gov.cn/2023/02/03/ARTIqc3uZsKz5gvpVXLuiwqY23020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