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顺县“三赋能一联结”推动油菜种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3-12-20来源: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长顺县持续深耕油菜制种产业,通过多方力量助推种业振兴,破解传统农业附加值低、群众积极性不高等难题,先后获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等称号。
一是政府主导项目赋能。制定出台《贵州省长顺县杂交油菜制种大县(2021—2025)五年发展规划》,通过政府项目主导、带动企业投入的模式,整合资金共5900万元,实施制种基地机耕道、排洪渠、围栏网以及溯源系统、监测系统等基础设施项目。截至目前,宜机化改造农田19.31万亩,建设机耕道324公里。
二是科研院所技术赋能。依托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科研技术力量,采取“科研单位+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农技推广模式,建立油菜良种繁育基地,省油研所30余名专家蹲点研发,成功选育出油研2020、宝油187、宝油200、宝油210等含油量超过50%的优质“双低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平均出油率较传统油菜籽高10%左右,最高出油率比传统油菜籽高出46%。截至目前,建成油菜繁育科研基地180亩,油菜制种基地共1.85万亩。
三是龙头企业市场赋能。以贵州禾睦福种子有限公司为龙头,围绕种植专业化、销售专供化、包装特色化、产品多元化四化要求,建成1条10吨/小时的油菜种子包装生产线,主营油菜籽品种4个。成立下属运输公司做强运输链条,降低种子运输销售成本。截至目前,已在15个省市设立125个销售网点。2022年销售油菜种子46万斤,销售额达1380万元。
四是紧密联结群众利益。以村合作社为纽带,分别同收购企业、种植农户签订统种统收双向协议,公司以9元/斤支付给村合作社,合作社以8元/斤向农户组织收购,1元差价部分用于村级集体经济积累、油菜制种保险、农户种植奖励基金、农学大学生鼓励基金、村级制种油菜管理员奖励,实现紧密的利益链接和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激励。截至目前,制种油菜产能达36万公斤,带动110余名群众就业,辐射带动全县2.1万户农户参与油菜良种扩种12万亩,油菜产业总产值达2.95亿元。
原文链接:http://nynct.guizhou.gov.cn/xwzx/zwdt/202312/t20231220_8337636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 黔西南州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