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实践 > 正文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3010305号提案《关于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专业优势,加快我省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12-19来源: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鲁农督办字〔2023〕180号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专业优势,加快我省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发展,已形成门类较为齐全、配套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产品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渔业、农产品加工、农用运输、可再生能源利用机械等7大门类350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我省农机装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87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6%,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在潍坊、聊城、日照、临沂、济宁、青岛等市形成了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开展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将“农机装备制造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农机装备结构更加优化,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农机装备短板弱项明显改善”列入《山东省“十四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主要目标。科技、工信、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成立农机装备补短板工作专班,省政府办公厅于2022年12月印发了《山东省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实施方案》(鲁政办字〔2022〕160号),开展农机装备科技创新、农机装备产业提升,农机应用场景建设三大行动,明确了未来5-10年的农机装备发展方向和目标。

  (二)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十四五”以来,组织实施“大马力高效智能拖拉机整机创制与应用”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高性能播种收获关键部件及智能作业机具创制”等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共16项。实现了400马力拖拉机动力换挡、无级变速、混合动力等高效传动技术新突破;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吸式高速精密排种器,可用于花生、玉米、大豆等作物的单粒精量播种,作业速度可达13千米/小时,粒距合格指数高达97%,部分技术参数达到国外设备先进水平,实现进口替代,大幅降低企业成本。

  (三)加快推动“链长制”工作机制实施。成立了农机装备产业链联盟,覆盖包括整机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80余家成员单位,对“链主”企业“一企一策”靠上服务。支持有关高校配合潍柴雷沃重工等链主企业成功创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积极推动高校、潍柴动力、雷沃重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共同构建覆盖全系列发动机、CVT动力总成、液压动力总成、传动系统、整机制造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

  (四)强化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整合我省高校战略科技力量,重构我省高校实验室体系,共认定建设了340余个各类实验室,其中服务现代农业装备产业的3个,分别是山东理工大学的“旱作智能农业装备实验室”、青岛农业大学的“盐碱地智能农机装备重点实验室”和潍坊科技学院的“农机装备用材料工程特色实验室”。认定了60余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其中服务现代农业装备产业的1个,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的“农业碳中和智能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五)加强农机装备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实施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计划,支持农业装备领域有关的山东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支持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农业工程学科建设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培育支持山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青岛农业大学农业工程争创高水平学科。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围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等现代农业装备相关专业,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32个。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开展农机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农机装备补短板。支持相关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组成联合研发队伍,开展农业装备关键技术协同攻关,不断突破新技术,做出好产品。组织实施大型智能农机装备科技示范工程,集聚省外顶尖人才团队与省内单位联合开展攻关,实现主要粮油作物高速智能精量播种关键技术突破,创制大型播种装备并在典型区域进行规模化示范。充分发挥旱作农业机械及信息化、大型收获机械与拖拉机关键技术等省重点实验室作用,聚力解决制约我国农机装备发展的基础科学与理论。

  (二)继续发挥“链长制”机制优势,推动农机装备产学研推用融合发展。定时梳理产业链发展情况,围绕短板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统筹推进农机研发,加强跨界、跨学科的农机装备制造协同攻关,从农机农艺农信融合入手,全面提高创新效能。发挥省工信、科技、教育、农业农村等部门产学研推用协同机制,加快我省农机装备研发制造与推广应用紧密协调发展,推动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

  (三)持续加强现代农业装备相关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发挥高校科研创新平台作用,提升平台建设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以平台为依托强化有组织科研活动效能,为高校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提供重要支撑。持续实施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计划,推动山东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相关高校,聚焦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着力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主动对接“十强”优势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需求,谋划组建产业创新研究院等新型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建立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协同推进机制,聚焦产业链和区域发展中的难点、卡点,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对农机装备体系建设的支撑力和贡献度。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9月2日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zwgk/jyta/202312/t20231215_45892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