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次出台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五年规划到2035年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发布时间:2022-05-20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到2025年,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农业面源污染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到2035年,全省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
●《规划》设置11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6项,预期性指标5项
5月12日,记者从生态环境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四川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于近日出台。《规划》将以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为核心,以打造“绿富美”生态乡村为目标,着力提升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水平。到2035年,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这是四川首次出台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五年规划。
作为未来五年四川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作战图”,《规划》提出,到2025年,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农业面源污染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到2035年,全省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
为完成目标,《规划》设置11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6项,预期性指标5项。约束性指标包括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的比例从2020年的58.37%提高到75%,纳入国家监管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完成数量从2020年的5个增加到159个,农村化肥施用量零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0%等。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两个难点,我省制定了《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四川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两个子方案。前者从强化分区分类治理、优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统筹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等7个方面作出安排部署,并将目标逐年细化到各市(州)。后者则明确了10项治理工作目标,推动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明显优化,农业绿色生产及现代化发展水平大幅提升。(记者 殷鹏)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0/2022/5/17/e1b612639f894823a3051bb930a4406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