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农作物病虫情报(第9期)

发布时间:2022-05-20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加强水稻分蘖期病虫害的监测防控工作

  最近我市强降雨天气较多,各地应及时排水防淹,补插秧苗,雨后自救减少损失。水稻受大风、短时强降雨、冰雹冲刷和洪涝袭击后,植株极易形成伤口,容易发生细菌性基腐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细菌性病害。由于气温适宜,雨水较多,加之早稻易感稻瘟病的品种较多,有利于稻瘟病的流行发生。同时随着早稻进入分蘖盛、末期,以水稻“两迁”害虫为主的各种病虫害也相继发生,对早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各县(市、区)需加强监测,做好防治指导工作。

  一、发生实况

  1.稻飞虱:灯下监测,忻城县5月10日出现迁入峰,当日诱虫量156头,其中褐飞虱85头,白背飞虱71头;兴宾区5月15日出现迁入峰,当日诱虫量56头,其中褐飞虱21头,白背飞虱35头。近期田间调查,忻城虫口密度最高195头/百丛,平均147头/百丛;象州平均210头/百丛;兴宾区最高270头/百丛,平均92头/百丛。预计第二代稻飞虱偏轻局部中等发生,低龄若虫盛期(防治适期)5月15日~22日。

  2.稻纵卷叶螟:灯下监测,忻城县当日诱虫量最大为5头,兴宾区当日诱虫量最大为2头。据近期田间调查,忻城县田间蛾量最高100头/亩,平均4头/亩,幼虫平均1头/百丛;兴宾区田间蛾量最高14头/亩,平均11头/亩,幼虫最高5头/百丛,平均4头/百丛;预计第二代稻纵卷叶螟偏轻局部中等发生。

  3.福寿螺:福寿螺虽然是水生软体动物种类,但可以在干旱季节埋藏在湿润的泥中度过6-8个月。一旦暴发洪水或被灌溉时,它们又能再次活跃起来。为害早插田,以成、幼螺啃食稻株,回青、分蘖期禾苗幼嫩,最易被福寿螺取食为害,兴宾区田间平均螺密度大约0-1.5只/㎡;忻城田间螺密度最大约20只/㎡,一般0-3只/㎡。由于最近强降雨影响,预计中等程度发生。各农户加强田间检查,田间螺量达3-4只/㎡时应及时施药防治。

  4.稻叶水蝇:秧苗被害后心叶张开叶面形成横排小孔,分蘖期是该虫为害高峰,为防治适期,预计达中等偏轻程度发生。

  二、防治建议

  1.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各县(市、区)植保技术人员要密切监测水稻“两迁“害虫及其他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坚持“天天调查、五天一报、重大病虫灾害实时上报”的工作制度,坚持田间调查,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有效指导病虫害防控工作开展。

  物理防治: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杀虫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能有效控制稻飞虱、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主要害虫的种群数量。

  化学防治:防治稻飞虱兼防水稻病毒病,分蘖期成若虫虫口密度每百丛达1000头以上应及时施药防治。可选用烯啶虫胺、醚菊酯、噻嗪酮、乙虫腈、三氟苯嘧啶、氟啶虫胺腈等药剂。坚持速效好和持效性好的药剂配合使用,有效控制白背飞虱和电光叶蝉,降低病原体传播机率,减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和水稻橙叶病发病程度;防治稻纵卷叶螟,分蘖期幼虫量每百从达50头以上应及时施药防治。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稻丰散、毒死蜱、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苏云金杆菌等药剂;防治福寿螺,密度低时进行人工检螺集中深埋处理,密度高时可选用民歌杀螺剂或杀螺王等按说明用量拌细土或肥料撒施。

  2.及时排水防淹,强化养分管理。处于分盛期至拔节孕穗期的早稻、再生稻,如果淹水3-5天以内,出水后尚能逐渐恢复生长,但对产量有影响,其影响程度取决于淹水的时间、水的深度及水质和流速等因素。建议易涝、排水性较差的稻田尽早疏通沟渠排水,被淹面积较大的要先排高田,争取让苗尖及早露出水面。部分受涝较严重的田块会出现漂浮物或泥沙遮掩秧苗,可在退水刚露苗尖时进行洗苗,可用竹竿来回振荡,洗去玷污茎叶的泥沙,对稻苗恢复生机效果良好。秧苗受淹后,生长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水伤肥补”是多年抗灾救灾成功的经验。根据灾情、苗情合理施用肥料,一般受害较重的田块,可适当多施些肥。排水后在水稻恢复生机时进行轻露田2-3天,随后灌浅水每亩补施尿素和钾肥各4-5公斤,选择露水干后的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以后撒施,促进禾苗恢复生长。对于地势较高的田块,若禾苗叶色偏黄、偏淡田块,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等叶面肥补充营养,增强水稻植株生长中后期的抗性。

  注意事项:

  1.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应注意合理轮换使用,切勿滥用农药。

  2. 请把使用后的废弃农药瓶(袋)进行清洗三次后回收处理,勿乱丢弃。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lb/t1190741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