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韶关仁化:水碧岸美 水岸联动 生态廊道串起“美丽经济”

发布时间:2022-05-07来源: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作者:佚名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韶关市仁化县新建成的锦江河城口镇段碧道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在锦江河下游的环丹霞山碧道,丹霞地貌水陆复合游憩线路,成为“五一”假期市民游客亲水游憩的“网红打卡地”。

  为守护一江碧水,仁化县于2020至2021年在辖区内实施三宗碧道建设项目,建成“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带旺乡村休闲旅游经济,形成生态价值转换。广东省河长办日前公布将对万里碧道建设成效明显的24个县(市、区、镇)予以总计2亿元的资金奖励,仁化县在名单之列。

  改善水环境 打造滨水景观带

  走进环丹霞山碧道,锦江河水如玉带般在赤壁丹崖间蜿蜒穿行,群峦光影倒映在清澈的江面,成群白鹭翩然起舞,游客们三五成群漫步河边,遇到心仪美景便举起手机“定格”……朱老伯从小生活在丹霞山腹地的夏富村,他说,以前河岸边都是杂树杂草,碧道建好后村边的河流也变成风景了,“经常看到有游客过来,村里的大人也喜欢带小孩来玩耍”。

  近两年来,仁化县坚定不移推进高品质生态建设,最先完成环丹霞山(车湾新桥至夏富镇江司段)碧道试点项目,营造各种亲水、宁静、洁净、浪漫的滨水体验空间,与有“广东省最美公路”美誉的阅丹公路衔接,与沿线景观节点、特色民宿客栈、美丽乡村等融合发展,构建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成为韶关“乡野型”碧道建设的“样本”。

  董塘河段碧道2020年底建成,利用沿河的田园、河滩、竹林打造连通省道S246线与丹霞山景区的滨水观光骑行碧道,构建了“田园风光”“河滩赏翠”“竹林水韵”三段各具特色的风景。

  锦江河城口镇段碧道建设项目于今年初完工,全长约10公里,起点位于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前,沿线融入红军长征文化元素,构建“星火-征途-突围-前进”的景观结构,形成红军长征文化景观带。

  水岸联动 力促乡村振兴

  走在董塘河碧道上,岭南特色民居、村史馆、古树公园、美丽庭院让人目不暇接,沿河的停车场、文化广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分类设施等配套设施渐趋完善。在实施碧道建设项目时,当地同步实行沿线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乡村”。

  碧道串珠成链,勾连起沿线美景,也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高莲村、新龙村、南湖村……碧道旁涌现出一批可以让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也激发了村民创业的积极性,其中新龙村41户农户便利用自家庭院经营起“庭院经济”。

  “来村里或者附近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我比较喜欢煮菜,家里也种菜、养鸡鸭,我就在自家搞农家乐,节假日都爆满,收入比以前翻了几倍!”新龙村“古井人家”主人黄新城说。

  仁化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三条碧道把丹霞山脚下的“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串成连片美景,构建起“水碧岸美+水岸联动”的生态廊道,让村民直接受益,带动乡村生态旅游、农业休闲采摘、乡村民宿和农家乐等农村经济业态,打造出具有滨水特色的靓丽水生态名片,助推“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促进当地乡村振兴发展。


原文链接:http://dara.gd.gov.cn/snnyxxlb/content/post_392395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