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美丽“乡约” 绿水青山等你来
发布时间:2022-05-07来源: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五一”假期将至,去哪玩、怎么玩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针对当下时节,厦门农业农村部门精选了三个山村,送来乡村游攻略。让我们一起走进白交祠村、顶村村、锄山村吧!
一、锄山村——走进“悠然锄山”,听抗日救亡故事
锄山村是翔安区内厝镇唯一的高山村落,平均海拔385米。这个远离城区的山村深藏着一个个动人的历史故事。走在古厝间的小巷里,低头轻抚红砖墙,抬眼望向高高翘起的燕尾脊,听巷口的老人讲一讲锄山的过去……在这个假期,来一场文化之旅吧!
今天的锄山村保留有大量闽南民居,前埕后厝的结构、红砖白石的墙体、硬山式的屋顶和双翘燕尾脊。这特色鲜明的闽南故居构成了锄山村一道独特的风景。近年来,民居保护还融入了文创元素。在巷口转角,你可能邂逅已被淘汰的生活、生产用具。这些旧物走出家门,被艺术性陈列,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它们的价值。漫步在古厝小巷里,顿时明白“悠然锄山”中“悠然”二字的气韵。
不过,今日“悠然”的背后有着一段慷慨悲壮的抗日救亡故事。在这片山村土地上,曾经有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锄山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村里的竹篙楼见证了那段艰苦岁月。竹篙楼占地300多平方米,分为两栋,前栋二房二厅,后栋八房二厅,两栋之间有“小通道”连接。当时参与地下武装斗争的人员经常聚集在此楼开会议事,利用此楼结构特点及周边环境的掩护,躲避敌人的破坏和追捕。如今,小楼已被装扮一新,成为锄山党校,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不仅如此,锄山村还编辑出版了《锄山英烈传》连环画,修缮保护乡村党校、银鹰小学,建造宋公铺、宋温、苏深渊等英雄事迹展示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如果要去探寻这英雄之乡,不妨走一遭峡谷栈道,在绿树掩映的木栈道上大口呼吸,感受大自然馈赠的清新氧气;探访百年古刹,走进百亩茶园;游览农业公园,行走彩虹步道,感受乡村振兴的活力。
锄山也出产许多特色农产品,高山蜂蜜、高山菊花茶、金银花、茶油、高山茶等,都是市民游客钟爱的伴手礼。锄山公社食堂还结合当地食材,研发了多款乡村特色菜肴,也深受游客喜爱。
二、顶村村——茭白丰收快来尝,网红项目任君选
同安顶村村,也是“五一”出游好去处。顶村村位于同安区汀溪镇,与南安市、安溪县接壤,有600多年的历史。百年古民居深藏在青翠之间,记录着顶村村的变迁。
2015年,顶村村成立“顶上乡村农家乐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引导村民兴办农家乐、民宿,逐步形成了生态旅游、品牌农业、经济林木三大优势品牌产业。如今的顶村村,乡村游已日臻成熟。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顶村村的茭白爽脆甘甜。当地的茭白用山泉水灌溉,不喷洒农药,可当水果食用。乡村发展因地制宜,茭白成为全村人的宝贝,也成了顶村村的一张名片。600多亩天然茭白湿地公园,不仅带来了经济收益,也带来绿色环保收益。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挖掘茭白的商业价值,顶村村推出各类茭白菜品组成的茭白宴。“五一”期间,顶村村正筹备以特色茭白宴接待四方来客。记者了解到,眼下正是茭白收成的时候,到顶村村尝一尝茭白宴,是个不错的选择。
为推动乡村旅游,顶村村开发了各类娱乐项目,例如,在山间小路上骑行;坐上空中滑索,跨越草地、树丛、溪流、山谷;体验高空阶梯桥,在88米高空上漫步,穿越瀑布、山谷和松林;到玻璃水滑道,感受速度与激情……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将带给你全新体验。
如果你在这里住一晚,可以夜看繁星满天,晨闻鸟鸣犬吠,全村多家民宿和农家乐餐厅任君选择。
三、白交祠村——采茶品茗看云雾,特色食宿等你来
看云雾变幻,品高山香茶,到茶园梯田上体验采摘乐趣……位于同安区莲花镇的白交祠村是世外“桃花源”。
白交祠村是厦门市海拔最高、地处最偏远的行政村。这里常年云雾缭绕,有“云雾白交祠”之称。到白交祠村看云雾,哪里最合适?白交祠村选调生苏家华介绍,最佳的云雾观赏点当属村里的百丈崖和光明顶。这里三面环山,视野开阔,云雾缭绕,宛若巨幅泼墨山水画。记者了解到,白交祠村位于厦漳泉交界处,站在高处,可尽览城乡截然不同的景观。“天气好的话,能看见岛内的双子塔。”苏家华告诉记者。
白交祠村海拔900米,种茶历史悠久。3500亩的茶园梯田是村里的重要产业。白交祠村的茶叶品种以毛蟹为主,黄金桂、本山、奇兰、乌旦等皆远近驰名。“五一”来白交祠村,市民游客不仅可品茶,还能当一回茶农。戴上斗笠,背上竹篓,漫步田园,感受指尖与茶树嫩芽的亲密接触。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茶叶不仅能以茶水的形式挑动你的味蕾,还能与土鸡、排骨等“碰撞”出美味。白交祠村与茶叶齐名的还有地瓜。因为白交祠村特有的气候和土壤成分,这里产的地瓜品质优良、口感上佳,深受市民喜爱。
看着现在的白交祠村,大家很难想象,曾经的它不过是一个偏远穷困的小山村。多年来,白交祠村牢记“山上戴帽,山下开发”“振奋精神,扶贫扶志”等殷切嘱托,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路。如果你想了解它的发展历程,不妨沿着白交祠村动线,重走初心路,感受乡村振兴的艰难与成就。
白交祠村游客络绎不绝,农家乐时常满员。除了民宿外,市民游客也可以来此露营。不过,露营时可别忘了注意安全,文明相伴,共同呵护绿水青山。(海西晨报,记者陈佩珊)
编辑:陈志华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qsnyxxlb/sm/202204/t20220429_590203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