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晚播小麦“强身记”——来自晋南麦田的观察
发布时间:2022-05-07来源: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汾河岸边不远处的农田里,一片郁郁葱葱。望着长势喜人的小麦,山西运城河津市黄村村民侯永强脸上露出了笑容。“每一根麦苗都来之不易。”他说。
2021年秋天,山西遭遇罕见秋汛,小麦播期普遍推迟。特别是汾河两岸,积水严重,侯永强家的14亩地也无法播种。
“本来不计划种冬小麦了,没想到政府给我们送来了种子和地膜,还指导我们播种。”侯永强说,很多村民当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种下冬小麦。2022年2月底撕开地膜后,村民们发现小麦长势比往年同期都要好。
位于山西南部的运城市和临汾市,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到全省的90%。为应对冬小麦大面积晚播带来的挑战,开春以来,在广袤的田野里,人们早动手、抢农时,做好田间管理、加强技术指导,推动冬小麦促弱转壮。
制作冬小麦苗情表、分布图,挂图作战,精准指导……春耕时节,晋南农田里不时可见农业技术专家忙碌的身影。中国农科院专家们深入运城多个县区现场答疑解惑,还录制技术要点教学片,公布了联系方式,采取“线上联专家、线下联麦田”形式,持续跟踪解决小麦生长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运城市种粮大户张东东告诉新华社记者,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农机手作业更加精准高效,眼瞅着苗情越来越好,心里也踏实了很多。
在这场冬小麦促弱转壮行动中,各地农业托管组织为农民提供“保姆式”“菜单式”服务。在临汾市翼城县,当地拿出1000余万元补贴资金,对34万亩小麦全部实施农业生产单环节托管,所有麦田实施三次叶面喷肥作业。“喷三次肥,每亩地自己只需要掏6块钱。”翼城县老官庄村村民刘彦栋说。
运城和临汾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告诉新华社记者,经过努力,目前当地小麦苗情明显改善,已接近往年,并且仍在向好转化,为争取夏粮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原文链接:http://nyncw.sh.gov.cn/xyyw/20220429/b56dc4d8a35746bfa89992305abf6a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 安徽推动春季长江禁渔工作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