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立法促进乡村振兴 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
发布时间:2022-03-31来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29日17时讯(首席记者 董进)今(29)日,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召开,其中一项议程是审议市政府关于提请审议《重庆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草案)》的议案。
草案共11章67条,强调要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突出五大振兴 对产业、人才等做出具体规定
草案对标对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要求,对重庆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文化繁荣、生态保护、组织建设作出具体规定。
明确产业的目标定位,推进全链条发展,强调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和科技创新;
突出教育、医疗、农业技术领域的人才支撑和返乡人才支持;
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挖掘利用;
强化生态保护,对长江重点水域捕捞管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和人居环境整治作出具体规定;
明确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规定专项资金、基金支持
草案对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乡村振兴区域协同作出规定,强调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草案明确了区县协同、川渝协同、省际协同的目标、方式和内容,并强调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草案对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系也作出规定。明确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明确以县域为着力点,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及互联互通的具体措施;强调城乡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政务服务等公共服务的均衡配置。
草案还对具体扶持措施、政府投入监管作出规定。草案规定市、区县两级政府专项资金、基金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市场化乡村振兴基金对乡村产业发展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支持,以及其他金融、土地等扶持措施。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203/t20220330_105675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科技示范中心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展(演)示中心修缮工程成...2025-10-27
- 第七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在陕西杨凌举办2025-10-27
- 龙江高粱品种新疆复播喜获高产“冬小麦—早熟高粱”新型种植模式明年将重点...2025-10-27
- 习近平将赴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2025-10-27
- 一块农田记下两笔丰收账2025-10-27
- 金融赋能 肉牛产业“牛”起来2025-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