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黄牛越来越“牛”
发布时间:2022-03-14来源: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早上8时,江城丰韵土特产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刘明丹就开始忙碌起来了,接单、打包、发货。“昨天我们卖了300多公斤,明天还有客户定了600多公斤……”刘明丹高兴地告诉记者,江城黄牛因长期放养深山,肉质密实少脂,口感鲜嫩,黄牛干巴广受消费者的喜爱。
一直以来,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普洱现场办公会召开以来,江城县把肉牛产业作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着力点,积极抢抓新机遇,加速推进肉牛产业发展。
在品牌效应中身价倍增
“江城黄牛有着十分悠久的驯化和养殖历史,一直深得消费者青睐,但受交通运输不便、品牌影响力不足等多方面条件限制,一直‘养在深山人未识’。”江城县畜牧工作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张焕芳告诉记者,为破解这一发展困局,江城县积极打造“江城黄牛”地域品牌。2018年7月,“江城黄牛”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取得了“身份证”,实现江城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零的突破;2019年,江城黄牛地方标准通过了国家、省、市级专家的审定,正式发布实施;今年6月,江城黄牛遗传资源鉴定申报工作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组的现场核验。一系列突破,江城黄牛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从而“身价倍增”。如今,不仅农户养牛的积极性高,省内外企业也纷至沓来,在“牛圈里”寻找新商机。2020年,从事国际贸易多年的纳继辉和朋友一起接手了位于宝藏镇海明村的江城海源牧业有限公司,将海明村7000余亩的草场专门用于散养江城黄牛。吸引纳继辉的正是江城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知名度不断提升的江城黄牛品牌。
在政策措施下牛劲十足
2021年3月,普洱市出台十项措施加快肉牛产业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部署,江城县到“十四五”末将打造2个万头肉牛示范场,5个万头肉牛示范乡,20个千头肉牛专业村,400户百头肉牛养殖大户,肉牛存栏达10万头以上,能繁母牛存栏达3万头以上,肉牛出栏达7万头。
为了实现肉牛产业发展这一目标,江城县成立了肉牛产业工作专班,由县委副书记领办,各乡(镇)分别成立专班,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从土地使用、费用减免、财政和信贷扶持等方面着手,制定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努力推动肉牛产业走“精品、特色、品牌”之路,积极打造高端肉牛养殖基地。市场推动、政策扶持,江城“牛群”一路发展壮大。截至2021年8月,全县有肉牛养殖户1155户,肉牛存栏4.50万头,能繁母牛1.68万头,出栏2.24万头,牛肉产量达2462吨,农业产值达2.09亿元。
在电商平台上声名远扬
2018年,江城县被列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淘金集团在江城建立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积极推动江城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全力帮扶当地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梳理出农产品品类200余种入驻电商中心,并筛选出适宜打造网货的岩蜂蜜、咖啡、沃柑、三红柚、白茶、坚果、牛干巴、红糖、三红柚、西番莲等10种产品,初步建立了江城县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同时,开展了34款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对江城坚果进行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注册,对江城小黄牛加工工厂开展了有机食品认证,并制定了江城坚果、江城岩蜂蜜、江城白茶、江城小黄牛干巴、江城红糖5款农产品企业标准。通过电商销售,电商经营主体进一步培育壮大,有力地推动江城小黄牛产品的销售。就如江城丰韵土特产有限公司,公司打造的牛韵系列江城黄牛肉产品广受欢迎,线上销售132420件,实现营业额达198.63万元。(苏莉 李毓珊 郭春祥 卢磊)
原文链接:https://nync.yn.gov.cn/html/2021/zhoushilianbo-new_1011/380615.html?cid=3013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