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让小花桥村走上小康路
发布时间:2022-03-14来源: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10年前,我们小花桥村是全县最穷的村子,通过冻精改良提升肉牛品质,现在全村80%的人在养牛,年人均收入1.5万元,家家户户过上了小康生活。”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博南镇花桥村委会小花桥村村民杨汉宾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2016年,他在村里建起了“永平博南德盛养殖场”,养殖了100多头西门塔尔肉牛。2019年以来,随着冻精改良技术的推进,肉牛品质不断提升,走出了更大的市场。“改良一年后,存栏小牛发展到了400头,年产值达800万元。这几年,牛的体型越来越大,肉质也越来越提升。一头5岁左右的繁殖牛,市场价可卖到6万元。”
肉牛养殖让小花桥村走上小康路
小花桥村村民李建红是村里最早的养殖户,养殖西门塔尔肉牛的历史已长达12年。刚开始时只养了五六头,今年存栏12头。“改良后的新品种西门塔尔肉牛,个子大、脚杆粗、头大、品种纯,与我们刚开始时养殖的老品种肉牛相比,一头牛的价格悬殊几千元。我们家主要蓄母牛,一岁多就可以做冻精繁殖,一年卖六七头小牛,年产值可达七八万元。全家四口人花销不愁,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都有保障。”李建红说,改良后的肉牛越来越值钱,他正计划着将养牛规模扩大到二十五六头。
“改良后的西门塔尔肉牛,一批比一批体型大、销售收入高。小花桥村今年已发展肉牛养殖户800多户,其中养殖数量在10头至20头之间的农户有80多户,10头以下的有650多户。”小花桥村监委会主任吴炳思说,小花桥村过去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2020年以后村里大部分农户转型养殖新品种肉牛,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已明显提高。
肉牛养殖让小花桥村走上小康路
大理州是云南省重要的畜牧业发展基地,也是全省重要的牛冻精改良基地、重要的肉牛养殖基地和新兴的奶水牛生产示范基地。1979年建立的大理州家畜冷冻精液站,持续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种公牛,生产供应奶牛、肉牛、奶水牛优质冻精,并在全州着力推广牛冷冻精液应用和人工授精技术,是省内最早乃至全国较早开展牛的品种改良的地区之一。“十三五”期间,大理州进一步加强了良种繁育科技推广指导服务工作,到各县市开展牛冻精改良及畜牧兽医技术培训,受训人数达3000余人次。
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负责人、党支部书记李华说:“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年生产推广优质肉牛、奶牛、奶水牛冻精40万剂,可改良大理州及滇西地区能繁母牛35万头,产犊小牛每头增收4000元,计14亿元,每年可带动养牛户实现增收13.5亿元。目前出栏育肥活肉牛的价格达到每千克35元左右,半岁断奶杂交肉犊牛每头售价达到1.2万元以上,能繁殖母牛每头能够销售到2-3万元以上,各类牛只的价格都处于历史最高位。”
肉牛养殖让小花桥村走上小康路
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副站长、畜牧师赵学成说:“目前,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存栏肉用种公牛36头,品种主要包括西门塔尔、短角、安格斯、云岭等优质肉牛品种,年生产优质肉牛冷冻精液30万剂。目前全州共有牛冻精改良站点420个。良种繁育体系的扎实高效运行,对促进全州养牛支柱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科技支撑作用,给农民群众带来了源源不断地收入。”(记者:秦蒙琳 通讯员:周应良)
原文链接:https://nync.yn.gov.cn/html/2021/zhoushilianbo-new_1029/380878.html?cid=3013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云南省变型拖拉机专项整治现场推进会召开
下一篇: 沾益:机收玉米“一条龙”效益效率双提高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