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特产百科 > 正文

“三棵菜”(韭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发布时间:2022-02-26来源: 扬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三棵菜”指韭菜、芹菜、豇豆,是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联合实施为期3年的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治理对象。为切实推进“三棵菜”病虫绿色防控工作,指导“三棵菜”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提升“三棵菜”产品质量水平,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的“三棵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挂图内容,现将“三棵菜”中韭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介绍如下:

  

  一、主要病虫害识别

  韭菜灰霉病:全国韭菜产区均有发生。最适发病温度15~20℃,相对湿度超过70%易发生。以菌核在病株残株上越冬。根据其症状特征分为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三类。

  (1)白点型:病叶出现浅褐色或白色小点,由叶尖向下逐渐发展。白色扩大呈梭形或椭圆形,叶片卷曲,高湿时出现霉层。

  (2)干尖型:发病初期韭菜叶片呈现水渍状斑,逐渐变成淡绿色或淡灰褐色的半圆形或V形斑,严重时出现毛状霉层。

  (3)湿腐型:病斑继续发展导致韭菜腐烂并呈现深绿色,同时散发出霉烂气味。湿腐型症状在扎捆或堆放的韭菜上传染速度更快。

  

  韭菜灰霉病危害状

  

  葱须鳞蛾:每年发生5~6代。5月下旬开始危害,8~9月危害最重。幼虫蛀食后形成薄膜状白色斑块。受害后心叶发黄,分杈处易折断,叶片腐烂或干枯。

  韭菜迟眼蕈蚊(韭蛆):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韭菜主产区。每年发生3~6代。最适发育温度20~25℃,怕高温干旱的环境。春、秋两季是危害高峰期。幼虫危害韭菜假茎、鳞茎和根茎,引起茎部腐烂,造成叶片发黄,甚至致死。

  二、绿色防控技术

  1、农业防治:因地制宜选择抗性较强的韭菜品种,并选择与非百合科植物轮作。清除田间枯枝落叶,深耕(不浅于30厘米)细碎土壤,建好排水防涝沟渠。撒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合理施用复混肥,韭菜生长期追施磷肥和钾肥。加强中耕管理,适时控水,保护地及时通风降温降湿。

  2、生物防治:选择阴天或早晚阳光较弱的天气进行防治。使用昆虫病原线虫和白僵菌等生物制剂防治韭蛆;喷施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剂预防灰霉病。

  3、理化诱控:选择太阳光照射强烈的天气,采用日晒高温覆膜法主治韭蛆,兼治其他不耐高温的病虫害。割除韭菜后,在地面铺上一层厚度为0.10毫米左右的浅蓝色流滴膜,四周用土壤压盖严实,待膜下地表5厘米深处温度达到40℃以上(不得超过53℃)且持续超过4小时则可揭膜。待土壤温度冷却后浇水缓苗。种植前的空地可以覆膜多日。另外,辅助使用防虫网、粘虫板等措施阻隔或诱杀害虫。

  4、科学用药:(1)药剂选择: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并严格遵守药剂用量、使用方法、施用次数、时间节点和安全间隔期的规定。(2)施药要点:注重害虫低龄期和病害发病初期的防治,加强韭菜休割期的病虫害防治;保护地施药可以采用熏蒸与叶面喷雾相结合的施药方法;病害以预防为主,韭菜生长后期发病应该及时收割。(扬州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摘编)

  


  


原文链接:http://nyncj.yangzhou.gov.cn/nyncj/nykj/202202/OZQDQVNEQVVAKNWOPS8VKYQS97CDH1IM.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