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农业农村局:园艺产业兴旺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2-26来源: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2021年以来,灌南县园艺技术指导站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和省市县目标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突出产业富民增收导向,通过园区集聚、项目促动、基地创建、培训指导、宣传推介等一系列关键措施,全面提升了当地工厂化食用菌、鲜食葡萄、设施蔬菜等园艺产业规模产能和技术装备水平,有力推动了当地园艺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一、坚持高质发展,促进产业振兴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围绕工厂化食用菌、鲜食葡萄等优势产业,通过项目扶持、技术指导、科技服务、培训宣传等措施,进一步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和做大做强,示范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杏鲍菇、双孢菇、番茄、辣椒等品种为主的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产业集群集聚成效突显,被省厅认定为“江苏省绿色蔬菜产业特色县”,为灌南县园艺产业高质量发展塑造了良好品牌形象!
创响县域农产品品牌:在李集镇丰色生态蔬菜基地和新安镇五龙口葡萄基地,创建2个省级园艺作物标准园,促进产业标准化生产。积极抓好绿色蔬菜产业基地建设工作,通过认定的绿色蔬菜(食用菌)基地占比力争达到50%以上。
培育园艺技能人才:采取“理论授课+现场教学”形式,先后举办葡萄、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班10期,培训1000余人次,通过电话、网络指导服务100次以上,加快人才培育步伐。
二、组织项目实施,实现产业富民
承担实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2个,创建项目核心示范基地2个、项目示范点10个,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指导,对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20个,引进示范杏鲍菇、阳光玫瑰葡萄等园艺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模式,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成效。
组织申报实施省级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项目,引导扶持从事食用菌、葡萄等生产的农业企业及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扩大产业规模产能,培育优质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积极做好省重点帮扶县“5+2”产业富民财政专项项目实施工作。组织实施“5+2”产业富民项目,及时填报“国家扶贫开发系统”、“连云港阳光扶贫系统”数据,累计投入省级财政专项资金7900万元,带动村集体91个,累计增收657万元,带动低收入农户1549个,累计增收206万元。
三、突出实事为民,坚守为民初心
深入基层生产一线,通过基层调研、授课培训、实地指导、基地创建、观摩推介等措施,培育出一大批可复制、宜推广的食用菌、葡萄等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模式,加强生产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高产增效,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树立了良好典型。
积极组织食用菌、蔬菜、葡萄等经营主体参加202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评选评比活动,香如、裕灌、丰收、丽莎等4家食用菌企业被评为2021“江苏味美菜园”,在首届江苏省“好鲜菇”品鉴推介活动中喜获特等奖3项、金奖4项、银奖5项;灌南县五龙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第三届江苏“好西(甜)瓜”品鉴推介活动中获金奖;五龙口、果之源等三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黄瓜在2021年江苏省“好黄瓜”品鉴推介活动中喜获“江苏省优质黄瓜好品牌”特等奖1项、银奖2项;灌南县葡萄在第四届江苏省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鲜食葡萄优质果评比中荣获5项银奖,在全省葡萄产业发展大会暨江苏省优质葡萄品鉴推介活动中,荣获3项金奖2项银奖。
在作物生长关键期及发生灾害性天气,及时发布技术指导措施,实地开展调查和指导,并实时监测分析本区域园艺作物病虫害、灾情、产销等信息,及时向企业和种植户通报,让其做好防范措施、降低损失。
(灌南县园艺技术指导站 张宝玉 赵书光)
原文链接:http://nync.lyg.gov.cn/lygnyxxw/xqdt/content/7e836c3f-4a32-4eae-8079-ac5811affd6d.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省专家组莅灌指导肉羊呼吸道疾病防治工作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