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释放天敌为主的荔枝害虫生态控制技术
发布时间:2022-02-25来源: 东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作者:佚名
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监测荔枝害虫发生动态,掌握荔枝害虫发生规律,明确荔枝主要害虫的最佳防治时机,达到精准防控害虫;通过释放天敌和使用生物农药防治荔枝蝽、鳞翅目害虫等荔枝主要害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杀伤天敌和授粉昆虫,达到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保护荔枝园生态环境,充分发挥自然控制作用防治害虫,能够长效控制荔枝主要害虫,保证荔枝果品质量和产量,有效提高荔枝质量和商品竞争力、提高生产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与现有或同类技术的比较优势
1、从生态学角度对荔枝害虫的防控进行规划,在保障荔枝园环境的基础上,以荔枝生态系统为整体,利用植物和害虫以及天敌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作用,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2、以释放、保护天敌为主,减少化学农药尤其化学杀虫剂的使用,节省劳动力,减轻农民负担。
3、具有持效期长、防治效果好的特点。
4、每年能够减少使用相关化学农药2次以上,保护天敌和蜜蜂等授粉昆虫免受药剂的伤害。
技术要点
1、害虫识别和监测:采用诱虫灯、性诱剂、人工采集等方式,大型果场可配置一名技术人员,结合当地测报部门的数据分析,掌握不同生长期荔枝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特别是发生动态调查和监测,抓住最佳防治时机。
2、农业措施提高植株免疫力:强化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适时攻放秋梢,控冬梢促花;合理修剪,及时清园减少虫源。
3、天敌的保护和利用:田间种植适合赤眼蜂、平腹小蜂、捕食螨、六斑月瓢虫和蠋蝽等天敌栖息的蜜源植物,构建天敌庇护所;在荔枝园害虫密度低水平时采用人工“接种式”释放天敌,精准使用化学农药,保持田间有稳定可持续的天敌种群。
(1)释放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在广州地区为3月初或荔枝开花前,放出第一批平腹小蜂,在3月下旬放出第二批蜂,荔枝谢花后如果不喷施化学杀虫剂可放多1次,基本可消灭掉90%以上的卵。放蜂期间防治其它害虫时,选用生物农药或对平腹小蜂影响小的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在蝽类害虫高发期,要常巡视田间,见有蝽蟓若虫或其它害虫在个别树上时,要实行挑治,即用药液喷洒该树而不用对全园全面喷药。
(2)利用赤眼蜂防治鳞翅目害虫:根据田间成虫监测情况,发现有成虫时即可开始释放赤眼蜂,每代害虫放蜂2~3次,每次放蜂间隔3~5天。
(3)科学精准用药:首选对天敌杀伤力比较小的生物农药,以生物农药、性诱剂等非化学防治措施与天敌协同防治荔枝主要害虫,保护自然天敌。
4、物理机械防治:利用害虫的假死性、趋光性等特性,采取人工刮卵块、人工捕杀幼虫及蛹茧的方法,有条件的果场可采用太阳能诱虫灯、设置防虫网隔离等方式进行防治。利用性诱剂诱杀蛾类的雄性害虫,降低雌雄的交配率,减少产卵量,能够大大降低农药使用量。
其他注意事项
1、拿到蜂卡后尽快释放到田间,释放平腹小蜂蜂卡时,蜂卡不要挂在2cm以上的粗枝条上,因枝茎太粗老鼠易爬上去吃掉卵卡。
2、赤眼蜂产品不能久放,须按指定日期释放;最好选择晴天或阴天释放,夏季高温时尽量选择傍晚放蜂,避免高温强日光直接晒到蜂卡,可有效提高赤眼蜂的田间存活率和防治效果。
3、放蜂前,蜂卡应置于凉爽通风处保存,勿近农药、肥料及高温,防止老鼠及蚂蚁吃掉。喷药后隔7~10天才能放蜂,放蜂后禁喷农药。
(来源: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原文链接:http://nyncj.dg.gov.cn/zl/dggzzg/gzdt/content/post_37213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桥头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全覆盖整治工作
下一篇: “谢岗荔枝”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