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龙海区:打好组合拳打造乡村振兴“龙海样板”
发布时间:2022-02-25来源: 漳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近年来,龙海区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逐步推进,坚持一体谋划、全面发力,在推进全域振兴打好组合拳。
一是聚焦组织建设,实效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探索创新,全区13个乡(镇、场)和165个行政村全部落实乡村振兴“一镇一计划”“一村一方案”,实现与“十四五”规划、村庄规划有效衔接,初步探索形成具有龙海特色的党建引领、村企联动、网格治理等乡村振兴模式。强化挂钩领导,建立乡村振兴重点村挂钩联系制度,在全区选定49个乡村振兴重点村,由处级领导及区直部门挂钩指导、各乡(镇、场)主管挂钩联系,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确保重点村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聚焦产业发展,助力农业高质发展。持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着力打造可观光、可加工、可增收的现代农业体系。提高优势特色产业质量效益,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东园镇为例,东园以入选“2020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为契机、以省级农业产业园区试验示范种植高优蔬菜为抓手,在全区辐射带动种植西兰花、西红柿等各类蔬菜达8万亩,推动联众电商物流园建成投产,形成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现蔬菜全产业链年产值可达20亿元。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做大做优“浮宫杨梅”“程溪菠萝”“紫泥金定鸭”等一批区域特色农产品,目前共拥有漳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6家、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16个。
三是聚焦标杆亮点,示范带动全域振兴。围绕打造一批乡村振兴建设先行村,以培育一批可学、可看、可复制的示范样板为目标,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建设有特色、有活力、有效益的现代新型农村。以东园镇埭美古村为例,埭美村以“以人为本、规划先行、最小干预、凸出特色”的十六字开发保护原则,积极对明清以来逐渐形成的276座燕尾屋顶、红瓦屋面、红砖墙体的闽系红砖建筑群进行保护性修缮开发,深入挖掘古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开漳圣王陈元光文化”“朱熹高徒陈淳理学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闽南本土特有文化”等四种文化,借助各大宣传平台提升知名度,成功打响了埭美古村落旅游品牌,成功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收获了“一张规划管五百年”的赞誉,每年可吸引游客近40万人、带动农民增收近800万元。
原文链接:http://nyncj.zhangzhou.gov.cn/cms/html/zzsnyj/2022-02-24/137182135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