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未来之城正走来乡村振兴展新颜
发布时间:2022-02-25来源: 漳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龙文区在建设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的滨江产业新城、富美中心城区中,深耕“希望的田野”,全方位构建“两心、两轴、一带”发展格局,以城带乡、城乡互动,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一幅都市农业和美丽乡村交相辉映,一二三产互融互通的生动图景正在展开。
一、有机融合,“城中有田园、田中有城镇”
1.规划绘“蓝图”。坚持“规划统筹优化、风貌提升管控、产业融合发展”理念,打造“科产城人生”融合的发展共同体,编制《漳州龙文区北溪一江两岸战略发展规划及城市设计》,完成口社、汐浦、洛滨、东溪农场等村庄规划编制,做到应编尽编。
2.融合出“特色”。通过整治九十九湾“水污染”、畅通“水循环”、做优“水环境”、创新“水管理”、发展“水经济”等一系列措施,修缮湘桥历史文化名村、梧桥古村、内林古街,与“闽南水乡”“上美湖”“湘桥湖”等打包呈现,签约引进总投资70亿元的文旅产业综合开发项目,成为漳州最具“烟火气、古早味、文艺范”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3.市场增“业态”。建成水果、蔬菜、水产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超过200亿元;建成盛辉大型综合物流交易市场,成为漳州市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建成普洛斯郭坑物流园,推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依托“阿里巴巴•漳州产业带”“供销e家”等电商平台,建设B2B专区。探索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促进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大闽食品、东方食品等获评漳州市十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聚合发力,“农商文体旅,个个很精彩”
1.农业为基提升“效益力”。引进台湾树葡萄新品种10余种,建设树葡萄基地300亩,试验树葡萄种苗扦插技术并取得成功。对鼎寨山、情人湖一带大面积低产果林园进行改造更新,种植本土名贵树种金丝楠木1000亩、现代茶园300亩,形成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休闲观光旅游景点。
2.电商为擎提升“价值力”。引导扶持恒坑村开拓果苗网络销售市场,年网络销售额达3亿元以上。组织口社村与厦门邮政银行等合作,依托邮电物业平台进行线上农产品销售。出台《龙文区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奖励办法》,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提升农产品品牌效益,“金鸡山”“鼎寨山”“猴照山”等一批农产品品牌逐渐打响。
3.文化为魂提升“凝聚力”。编排锦歌《移风易俗新风尚》《洛滨村“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等节目参与全国典型案例评选,其中锦歌《移风易俗新风尚》作为福建省唯一入选全国的优秀节目参加全国展演。打造反映陈淳思想内涵、占地1000平方米的“淳风堂”,将传统文化、村史乡愁等元素融入,面向大众开放,成为城市文化“课堂”。
4.旅游为重提升“撬动力”。建设郭坑镇闽南特色生态文化旅游小镇,启动瑶山夜间经济带、口社海丝民宿、金鸡山研学基地等项目建设,修缮霞贯石楼群等人文景观,打造扶摇朝圣、口社文旅、农旅融合特色样板村。
5.体育为翼提升“品牌力”。举办海峡两岸中华武术大家练、中国龙文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马拉松赛等赛事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便能感受运动与激情碰撞的魅力,体育民俗文化体验成为龙文新名片。
三、赋能增效,“改革激活力,治理打样板”
1.解决“钱”的问题。全市率先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质押融资试点,创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机制,唤醒农村集体“沉睡”资产,引入“金融活水”,向2个试点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67位社员发放农村集体资产质押融资贷款1100多万元。
2.解决“人”的问题。鼓励和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在79个村(社区)遴选297名法律明白人。发布宣传农村家庭家风题材的典型案例10个,以法治引领、保障、推动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建设。。
3.解决“治”的问题。坚持党建引领,落实驻村党员干部全覆盖,举办全区92名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派驻第一书记“履新赋能”专题培训班。印发《龙文区乡村治理推广运用积分制实施方案》,提升民主管理水平。洛滨村列入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
原文链接:http://nyncj.zhangzhou.gov.cn/cms/html/zzsnyj/2022-02-25/4154160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