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县“严把四关”“五个结合”助推高标准农田建设
发布时间:2022-02-25来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截至2021年年底,海原县通过“四关五结合”方式,累计建成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62.55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33.10万亩),实现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严把科学设计关。在项目前期深入各乡镇,召开乡村干部会议,广泛听取干群意见,细化完善设计内容,力争符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同时,积极对接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水资源论证、土地属性界定,以达到精准立项、精准规划、精准配套的目的。二是严把项目管理关。从立项审批、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等环节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管理程序运作,严格落实“四制”管理。建设中,实施“法人负责、监理控制、施工保证、政府监督”四级质量保障机制和全程监管,确保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规范。三是严把竣工验收关。按照高标准农田项目验收办法,对工程质量和进度采取与“施工单位的资金拨付、群众满意度测评”相挂钩等办法,组织第三方验收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进行验收,确保项目高质量交付。四是严把管护使用关。项目建成后,及时移交所在地乡政府,按照政府主导、主体带动、农户参与的原则,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将建成的高标准梯田用于马铃薯、玉米、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严禁出现二次撂荒。
一是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按照全县“一主四特”产业发展布局,项目区通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企业及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小杂粮、马铃薯、青贮玉米、辣椒等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以实现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二是与撂荒地整治相结合。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对大部分撂荒土地配套节水灌溉设施,通过流转土地盘活土地资源,解决土地撂荒闲置问题,最大限度发挥土地产出率。三是与化肥减量相结合。依托县内肉牛养殖场粪污资源,水肥一体化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有效降低土地化学肥料的用量,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控害,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全覆盖。四是与农业机械化相结合。项目区马铃薯按照施肥、播种、起垄、覆膜“四位一体”,玉米、小杂粮等作物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五统一要求标准化种植,达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五是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今冬明春计划在扬黄灌区建设高效节水灌溉4万亩,实施包括设备集成、业务一张图、智能灌溉、实时监控等内容,实现田间灌溉信息化管理。
原文链接:http://nynct.nx.gov.cn/xwzx/qqnyxw/202202/t20220209_331815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