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时事聚焦 > 正文

罗锡文院士团队来沪指导无人农场建设 描绘未来新图景 助力上海农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2-25来源: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记者 赵一苇

    耕牛退休、铁牛下地

    农民进城、专家下田

    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农业机械化工程专家罗锡文描绘的未来农业的新图景。

    为加快水稻无人农场建设,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2月14日、15日,罗锡文院士团队应邀来沪指导水稻无人农场建设,赴嘉定区外冈镇周泾村无人农场、上海实业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实地调研,与市、区两级农业农村委相关人员开展座谈并召开专题报告会。

    在与市农业农村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国坤座谈时,罗锡文谈到,下一步他的团队还将与上海就水稻旱直播、水直播和无人机直播等水稻栽培生产模式开展合作研究,参与横沙现代农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工作,为上海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市农业农村委总经济师施忠主持相关座谈与报告会。

    罗锡文在题为《智慧农业的关键技术与实践》的报告中指出,无人农场是智慧农业的一种生产方式,是实现智慧农业的一种途径。依托生物技术、智能农机和信息技术三大关键技术支持,无人农场可实现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作物生产过程实时全监控,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五大功能。智能农机应具备智能感知、自动导航、精准作业和智能管理等四个功能。无人农场推广应用应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地块较大、机耕道和灌排设施较好,卫星信号和网络信号好。报告从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智慧化管理和智慧农业的实践——无人农场等多个角度介绍了智慧农业的发展过程、关键技术及未来。

    在沪期间,罗锡文团队先后前往嘉定区外冈镇周泾村和上海实业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现场考察了上海水稻无人农场建设情况,了解两地无人农场的建设背景、实施具体情况、现阶段取得的成效、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参观了为适应无人驾驶在原有机具基础上改装的各类农机具、无人农场“云”控制平台,实地考察了外冈镇周泾村无人农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上实无人驾驶农机改造和无人驾驶作业实际现场。

    罗锡文院士对上海市提出构建水稻生产无人农场技术体系,探索实践可复制可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新模式的无人农场上海方案表示肯定。他表示,无人农场自主作业技术将作业人员从繁重的驾驶操作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智能化水平和作业效率,其建设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建议,在无人农场建设中,无人驾驶智能农机装备要实现“交钥匙工程”,用户经简单培训即可学会操作使用;要实现农作物生产全程无人自主作业、作业环节自主完成和农作物生长全程自动监控的全程无人化系统解决方案。

    罗锡文院士团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俞涛、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成良就上海市智能农机装备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目标与重点任务和上海市无人农场发展情况与市、区两级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开展交流座谈。

  


原文链接:http://nyncw.sh.gov.cn/mtbd/20220222/8c104251aff748879b6b2fd18432614c.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