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秃秃的村路如今变成花道
发布时间:2022-01-13来源: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以前光秃秃的村路变成了紫薇道、桂花道;村委会旁的公共休闲地里有了绿荫和花香……近日,我市2021年“村增万树”项目完成验收,新洲区、黄陂区、蔡甸区、江夏区、经开区总共建成23个示范村,43个标准村,比原计划预定的任务多出6个。
“村增万树”行动,是以1个村平均新植1万株树为载体,大力发展珍贵树种、乡土树种、经济林果。其中示范村当年新种树1万株以上,标准村当年新种树6000株以上。
10日,记者来到江夏区余咀村。该村紧挨鲁湖和张郑湖,有个开阔的渡口,经常有游人来休闲、骑行。但以往这里植被较少,景观稍差。借“村增万树”契机,一个8000多平方米的小游园依势建起。大树和坐凳,是夏天散步休闲的必需品;开阔的草坪,适合冬天搭帐篷晒太阳……此外,村里的主干道上也种上了樱花、桂花等。
“闲置的湾子林成片种树,道路、沟渠两侧成排种树,公共绿地打造成小微公园……”市园林和林业局生态修复处相关负责人说,“村增万树”的两大重要原则是坚持应绿尽绿和以人为本。完工后,66个村湾的绿化环境切实提高。
在树种的选择上,“村增万树”也和城市园林有所不同,注重突出自然乡村野趣。除了部分珍贵品种外,大部分都是体现地域性植被景观的乡土树种。比如新洲区除了桂花、石楠、香樟、紫薇、水杉、乌桕、枫香、鸡爪槭、樱花等绿化或观赏品种外,柿子、柑橘、枣、桃、梨、果冻橙、无花果等城市里少见的果树也是主力树种。
“我们在设计中,十分注重观花、观叶、观果植物有机结合。”新洲区“村增万树”设计师说,村庄里有不少农田,冬季不能遮挡农作物阳光,也要考虑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合理搭配。“村增万树”不仅能提升村庄美丽度和村民幸福感,林果基地绿化等工程的实施,还能助力开展农产品采摘游等各项休闲旅游项目,促进经济发展,可谓一举多得。包括今年在内,武汉将计划用5年时间,全市建成示范村100个以上,标准村500个以上。努力实现“无山不绿、无路不荫、无村不美、无水不清”,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撑。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xwzx_25/whsn/202201/t20220111_189385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