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特色产业 > 正文

小寒过后灰霉病不可小视

发布时间:2022-01-13来源: 南阳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小寒过后,气温越来越低,光照时间变短,大棚放风时间减少,棚内湿度相对较大,有利于低温高湿型病害的发生。针对这类病害的发生规律及流行周期,建议菜农加强灰霉病的防治。

  症状表现

  灰霉病可浸染植株的花、果、茎、叶等多个部位,初生时为不规则水浸状病斑,随后变软腐烂,湿度大时,表面密生灰色霉层。

  浸染特点

  灰霉病病原菌是一种腐生菌,喜欢从腐败的枝叶和花瓣浸入,可随空气、流水、农事操作、伤口及开败的花叶等进行传播,适宜发病的温度为10℃~23℃,湿度为80%~90%。

  防治方法

  及时清洁棚室,减少初浸染源。将棚内残花、病叶、病果等及时清除,并带到室外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

  多措并举,创造不易发病的棚室环境。低温高湿是灰霉病暴发的首要条件,菜农在管理中要调节棚室环境,减少病害发生概率,如合理通风、减少浇水、使用无滴棚膜、在操作行铺设秸秆或碎稻草等有机物进行吸湿等,或在低温天气通过人工增温等措施(棚温提高到25℃以上),以降低发病概率。

  注重空气消毒,切断空气传播途径。灰霉病病原菌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一旦成熟将会产生大量孢子,遇到气流就会四处飘散,落到地表、立柱表面、墙体表面等,成为导致灰霉病再次发生的根源。因此,建议菜农使用空气消毒片,消灭空气中的病原孢子,起到空气消毒的作用,连阴天可3天左右使用一次。

  药剂防治。配方一:21.2%氟唑菌酰胺+21.2%吡唑醚菌酯,建议在发病初期使用,与喹啉铜等细菌药剂混配;配方二:50%氟啶胺+70%丙森锌。(果志华)


原文链接:http://nyj.nanyang.gov.cn/nysc/48197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