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优良品种展播--克春111362号小麦
发布时间:2022-01-13来源: 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作者:佚名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审定编号:黑审麦2018003
参试代号:克春111362
亲本来源:龙10135/北麦4
适应区域:适宜在黑龙江省及相似生态区域种植。
特征特性:克春111362号小麦新品种属强筋、晚熟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89天。该品种幼苗匍匐,株型收敛,株高100厘米左右。穗纺锤型,有芒,千粒重34.6克左右。蛋白含量15.1%~15.8%,湿面筋含量33.2%~38.0%,稳定时间4.8分钟,面条色泽好。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对秆锈病21C3CTR、21C3CFH、34C2MKK、34MKG等均表现为免疫,赤霉病和根腐病轻。
产量表现:克春111362号小麦新品种于2017年参加黑龙江省晚熟组小麦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4636.5公斤,较对照品种克旱16号平均增产4.1%,产量潜力350公斤/亩。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在适应区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采用窄行条播栽培方式,公顷保苗株数650.0万株。施肥时要做到平衡施肥,N∶P∶K为1.2∶1∶0.5,适量加入S肥,以每亩施用15~17公斤较为适宜。2/3为底肥,于前一年秋季施入,1/3为种肥。在小麦的三叶期压青苗1~2次,4~5叶期要及时进行化学除草。防治双子叶阔叶杂草,每亩用7.5~8.0克甲黄隆,加上2,4D-丁酯(异辛酯)20~23毫升;防治单子叶如稗草、燕麦等用6.9%的骠马50~60克,或用10%国产嘌呤50毫升/亩。在抽穗前要及时防治赤霉病。根据小麦的成熟情况及气象条件,对小麦要及时进行收获。有条件的要进行种子包衣处理,联合收割机损失不得超过3%,破碎率不得超过1%,清洁率要达到95%以上,籽粒含水量要在13.5%以下入库。
信息来源:院科研处
图片文字:克山分院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nykj/xcpxjs/202201/t20220106_82630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