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培养本土技能人才 让乡村“有才可用”“有才能施”
发布时间:2022-01-13来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12日6时讯(通讯员 龚向贵 倪鑫宏)一场大雪后,天气逐渐回暖,也迎来李树嫁接期。“注意砖木要选粗的,接穗条稍厚边朝外播入切口,对准后用塑料袋绑紧包严……”连日来,在重庆市武隆区白云乡脆红李示范园里,嫁接技术员给一批又一批种植户讲解嫁接要点。
此次嫁接从2022年1月初开始。为满足市场需求,确保产业提质提效,该乡去年底多次外出考察,并结合实际选择蜂糖李、皇后李作为嫁接品种。同时,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力度,该乡以此次为契机,外请专业技术员,组织全乡有意愿的种植户,分批次前往学习嫁接、管理等种植技术,满足种植户技能提升需求。
“以前,觉得农业就是靠天吃饭,现在明白要想农业致富,还得懂技术。”种植户陈明决定一改以往粗放式管理的种植方式。截至目前,全乡已有150余户种植户参与嫁接技术学习。
近年来,白云乡坚持“乡村要振兴,人才必振兴”的理念,着力在乡村本土技能人才上做好文章,还通过培养致富带头人,多渠道提供线上线下就业创业培训,引导乡村人才回流,让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活跃在田间地头,让农村“有才可用”。
此外,该乡在大力发展脆红李产业,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的基础上,结合本土特色与资源优势,建设高山果蔬、苕粉加工厂以及实施稻田改良等项目,确保产业提档升级,为实现农户就地就近就业、扎根乡村创造条件,让农村真正“有才能施”。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201/t20220112_1029447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第九批第二期援藏专技干部帮助当地打造农业品牌146个
下一篇: 姚雄:根植水稻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