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笑颜映“虹乡”
发布时间:2022-01-06来源: 宿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泗县古称“虹县”,清朝乾隆年间,裁撤虹县,入泗州,改称“虹乡”。至此,泗县始为泗州州治。
如今,在泗县,广袤田野美丽如画,乡村道路四通八达,特色产业生机盎然,工业产业逆势突围,发展潜能加快释放……全县上下正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坚守“高标准” 巩固成果提成色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
如何守住防止规模性、区域性返贫底线?
泗县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搭建“1+5”组织架构,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县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五大振兴工作专班,明确专班和重点部门工作职责,县镇村三级机构和人员同步配备到位。完善政策体系。印发《关于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并对各年度重点任务进行细化,初步形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体系。
泗县实施县镇村组四级网格化管理,搭建村组网格2150个,网格管理员6121名,实现所有农户(22余万户)全覆盖。突出精准帮扶,实施差异管理,认真落实“户方案、人措施”,为24913户脱贫户制定落实帮扶措施195568条,为923户监测对象制定帮扶措施3587条。出台《“防贫保”综合保险试点工作方案》,采取“3+2”一体式保险险种,有效化解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面临的自然灾害、大病医疗等风险,确保发现一户、监测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
盯准“总目标” 追赶发展开新局
今年以来,泗县紧扣“全省争上游、全国争先进、全面促振兴”奋斗目标,制定了“1336”乡村振兴战略体系,围绕实施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系统谋划、统筹推进。
“水稻亩产500多公斤,螃蟹在70至100公斤左右,一年下来每亩平均收入4500元,水稻收割后再种上尹乐草,这个螃蟹爱吃。”在泗县丁湖镇樊集村稻蟹共养基地,负责人丁宗风告诉记者。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丁宗风成立了安徽沱湖宏腾养殖有限公司,长年用工20余人,季节用工130余人。
不仅养殖产业红火了百姓生活,种植、光伏发电、纺织、农机制造……一项项特色产业成为泗县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目前,泗县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759家,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81亿多元。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12家,总投资32.5亿元,4家企业通过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认定。全县186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组建。到2021年底,全县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达到28个、100万元以上村达到6个。
绘就“新蓝图” 久久为功谱华章
积极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今年以来,泗县培训创业创新带头人100人、致富带头人325人,搭建实习就业平台,招引涉农紧缺专业青年英才485人,选派67名科技特派员深入镇村。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组织志愿者11.3万名举办活动5730余场次,受益群众近30万人。全县15个镇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省级一级站标准,90%以上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到“七个一”标准。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持续开展以“五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今年以来,完成村庄拆迁3600亩,其中完成复垦3500亩。推进乡村组织振兴。持续做强“五面红旗村”争创党建品牌,更新5大类21项评选标准。强化干部队伍建设,24名县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和179名乡镇干部在换届前对包保镇村逐个走访。在省市确定67个第八批选派村的同时,继续对104个原非贫困村进行全覆盖选派,目前全县171个村共有选派干部319人。
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任务仍然艰巨。泗县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有力的举措,有序推进成果拓展、稳步实现有效衔接,在乡村振兴之路上阔步前行。
原文链接:http://nyncj.ahsz.gov.cn/zwzx/1924723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 萧县农机购置补贴全部发放到位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