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四道加法”推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1-06来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2021年,青铜峡市坚持把“打好种业翻身仗”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国家制种大县政策优势,不断深化政企合作,开展优势基地共建,全面提升制种稳产高产能力、育种科研创新能力、生产加工能力和推广服务能力。
一是“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强保障。成立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市级领导带头谋划产业发展,基地镇村强化工作措施。编制完成制种大县五年发展规划及分年度具体实施方案,预计争取“十四五”制种大县奖励资金2.5亿元,已到位2021年奖励资金5000万元,为现代种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多村联建+社会化服务”固基地。建立最低收购价格制度,建成玉米制种保护区24个,划定保护面积20万亩。择优评比规模化制种面积1000亩以上的制种专业村20个予以奖补;建设蒋南村、蒯桥村社会化综合服务站2个,年服务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完成制种玉米耕地质量提升7.7万亩,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7.7万亩;新增“五化”基地2万亩,落实制种玉米面积7.7万亩,产量达到3280万公斤,制种基地建设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
三是“精深加工+研发创新”强企业。采用先建后补的方式,支持落户青铜峡市的9家种子企业进行技术设备改造升级,使全市年种子加工能力达到1亿公斤。与山东登海、湖北康农2家龙头企业签订框架协议,在青铜峡市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并投资建设种子研发中心、种子生产加工包装工厂,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
四是“大数据平台+种子执法”优环境。建立市、镇、村三级制种基地市场巡查员制度,实施制种基地网格化管理,不断提升种子质量、转基因检测能力和水平。开展种子认证试点建设,建成县级种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种子质量及转基因检验检测中心,建成制种信息测报点8个,全覆盖种子质量监管、检验检测和可追溯,质量控制能力不断强化。
原文链接:http://nynct.nx.gov.cn/xwzx/qqnyxw/202201/t20220105_327342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