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通榆:冬闲不“猫冬” 学习新本领

发布时间:2022-01-06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这几天,通榆县向海蒙古族乡复兴村的20多名妇女每天都早早地来到村电商便民综合服务站学习蒲草编织技术,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把把蒲草经过巧手编织,就变成了精致中透着原生态气息的拖鞋、纸篓、坐垫儿、背包等生活用品和工艺品。通榆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温玉华告诉笔者:“之所以在复兴村举办这样的蒲草手工编织技术培训,主要是因地施策,向海一带这种蒲草很多,通过组织这样的手工技能培训,能够实现把‘废材’变‘实材’这样一种转变,让更多农民朋友利用农闲时间,多学一项技能,多掌握一份本领,也增加一个创收的新途径。”

  眼下,大田农业生产已经全部结束,农民进入“冬闲”时节,通榆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全县各乡镇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让农民利用以往“猫冬”的时间掌握一技之长,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向海蒙古族乡复兴村58岁村民王玉华说:“在过去,喝小酒儿、打小牌儿、东家串西家是他们村最常见的‘猫冬’生活,可现在,要把冬季农闲时间高效利用起来,用双手创造出更好的生活。”

  没几天工夫,头脑活泛的村民们就掌握了蒲草编织技能,草鞋、草垫儿、草兜儿等用品不断“出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也即将成为通榆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引导复兴村妇女走向小康生活的“金钥匙”。现在,一有时间,复兴村电商便民综合服务站的站长矫春雨就打开手机,利用电商直播平台将农村土特产及农民手工制作的生活用品和工艺品推向全国各地。矫春雨说:“通过培训,村民的学习意识逐渐变强了,我们也将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将大家编织的手工艺品宣传销售出去,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好产品,为村民创收。”

  据了解,自去年8月份以来,通榆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采取“电商+”的方式先后组织大规模培训5场,培训人员达600余人次,内容包括一村一主播、蒲草编、绳编等文创产品的制作,同时对直播和短视频制作技能进行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手工制作、小视频制作水平及电商直播技巧,真正实现了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201/t20220104_836958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