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攻难点 补短板 建机制 通化市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发布时间:2022-01-06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通化市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对标对表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目标任务,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管长远,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环境持续改善,村庄“颜值”不断提升。2021年9月份,省农居办组织全省50个县(市、区)进行背对背交叉互检,通化市按所辖县(市、区)得分综合平均排名全省第一。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通化市农业农村局始终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切实将其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和重大的民生工程,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扎实推进。

  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推进生活垃圾治理。通化市各地分别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清理、城市环卫下乡城乡一体化等方式进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基本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清扫保洁全覆盖,全市6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省级达标验收,全市垃圾治理体系做到全覆盖。健全完善了村庄和道路清扫保洁长效机制,有效解决了农村垃圾乱堆乱倒、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等问题。全市配备固定保洁人员8826人,村均12人。动用各种车辆、机械32995台/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5.7万吨、农村公路7394公里、村内沟渠4102公里、村内水塘304口。

  大力实施厕所革命,开展厕所粪污治理。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原则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合理选择改厕模式,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本着“整村推进,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思路,坚持建得好、用得上,把农民认同、农民参与、农民满意作为农村改厕任务的根本要求,稳步推进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引导各地改变过去单一推广水厕模式,增加无害化卫生旱厕模式,在全市范围内重点推广堆肥式深埋、堆肥式浅埋等无害化卫生旱厕。2019年以来,已完成30321户改厕任务。其中,2019年14530户,2020年9143户,2021年6648户。

  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各地突出重点补短板,上下联动抓整治,全面整合资源,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由“治脏”向“治乱”拓展,由“村村干净”向“家家干净”延伸。村庄清洁行动实现所有村屯全覆盖,清理整治庭院11.7万户、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2万吨,拆除废弃圈舍等残垣断壁2900处,清理公共场所2017处,基本实现了“村村干净”“家家干净”目标。

  开展创建活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坚持清洁整治与开展创建活动相结合,从家庭、农户最小单元抓起,实施环境清洁和美丽乡村打造。按照庭院美、室内美、景色美、生活美、村庄美“五美”要求打造“美丽庭院”,按照庭院净、居家净、厕所净、畜舍净、仪表净的“五净”要求打造“干净人家”。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创建AAA 级标准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52个,创建美丽乡村101个,打造“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20.2万户;组织开展“十镇百村”示范创建工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天蓝水清、创业增收、宜居宜业宜游示范乡镇、示范村,全市培育示范镇、示范村383个。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201/t20220106_837143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