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村的香菇链
发布时间:2022-01-06来源: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冬日里,清丰县马庄桥镇赵家村的650座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像是镶嵌在大地上的一颗颗珍珠,蔚为壮观。
赵家村离清丰县城并不太远,可就是这样一个交通还算便利的村庄却曾是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度达到99户373人。
赵家村也曾做过不少探索:建过水泥厂,种过黄花菜,时间一长,要么没后续,要么规模上不去,最后都不了了之。直至“遇到”香菇,才迎来转机。
1月1日,记者见到赵家村党支部书记赵玉甫,说起赵家村的变化,他有一肚子话要说。2017年,清丰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赵玉甫抢抓机遇,带领村“两委”干部动员群众筹建香菇种植基地,选定27个有意愿的贫困户,组织27名党员一对一帮扶,当年就建成27座香菇大棚。
赵玉甫从厂家聘请技师对群众进行技术培训,并扑下身子带头搞种植。由于菌菇种得好、卖得出,第一批27户香菇种植户当年户均增收1.5万余元。
村民们眼瞅着靠种植香菇赚了钱,也都跟着建棚。如今,赵家村香菇种植基地规模已达1100余亩,大棚650座。
大棚建起来了,对菌包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赵玉甫协调引进了现代化菌包加工厂。
走进清丰县誉丰菌业公司,3条生产线正在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利用玉米芯、木屑等废弃物,每天能生产2万个菌包。菌包通过灭菌柜、冷却室等一系列流程灭菌,最后打入菌种在恒温培养房里存放3个月才能进入大棚出菇。
“工厂化生产让菌包数量有了保障,质量也得到很大改善。生产一个菌包村里提成一毛五,去年生产了300万个菌包,村集体收益45万元。”赵玉甫说。
村集体获益的同时,农户也得到很大实惠。脱贫户吴改勤承包了4个大棚种植香菇,从菌包培育、出菇技术指导到香菇销售,誉丰菌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吴改勤轻轻松松年挣5万元。
香菇还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赵家村引进了大地密码电子商务公司,与京东、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开展合作,并成功上线“中国社会扶贫网”,产品平均日销1.5万余单,年销售额高达1.3亿元,极大拓宽了香菇销售渠道,增强了农户的抗风险能力。
为了延长产业链,赵家村还建设了冷库和10座大型烘干房,冷藏保鲜、热风烘干、腌制加工,香菇做成了致富大产业。
“赵家村离县城比较近,我们决定利用地理优势,做好食用菌的‘赏、采、食、购’文章,开发菌类旅游商品,建设学生实践基地和食用菌博物馆,吸引游人到赵家村观光。”赵玉甫说,村里正在建设约8900平方米的开放式游园广场,开凿约8000平方米的天水湖,建设蘑菇文化园、廉政文化园、孝道文化园、赵氏文化园等,规划建设具有赵家村特色的田园综合体。
渐渐富起来的赵家村,干劲儿越来越足,发展目标也更“宏大”了。(记者 刘晓波 通讯员 韩惊涛)
责任编辑:王志远原文链接:http://nynct.henan.gov.cn/2022/01-06/23782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清丰县: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下一篇: 河南驻马店着力打造“中国药谷”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