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铜梁:乡村振兴车间鼓起村民腰包 传承“非遗”技艺

发布时间:2022-01-06来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6日6时讯(通讯员 陈刚)1月5日,在重庆市铜梁区巴川街道玉皇村乡村振兴车间,随着又一批龙灯产品订单的到来,车间里的工人开始忙碌起来。

  笔者看见,车间里秩序井然,工人们有的在编扎彩龙,有的扎制龙灯,有的对成形的龙灯产品进行彩绘,车间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龙灯产品。

  “都是手上的活儿,我们经过培训后都能完成,收入也不错,而且上班地方离家也近,方便照顾家庭。”在车间上班的太平镇垣楼村居民刘世萍说。

  近年来,铜梁区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按照“因地制宜、市场导向、融合发展”的原则,利用镇街闲置的厂房、村小校舍等创建乡村振兴车间,组织农村留守的劳动力从事企业生产环节中用工量较大、技术门槛较低的工作,有效解决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的问题,实现了“把老乡留在老家”,把产业兴办在家的双赢局面。同时,乡村振兴车间还探索出一条由村、社区牵头组建的新模式,为集体经济壮大开辟了新道路。

  “我们这个乡村振兴车间既可解决周边群众就近就业,增加收入,又可以让铜梁龙灯这项‘非遗’技艺得以传承,可谓一举两得!”车间负责人张斌说,这个乡村振兴车间总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成立以来,定期举办了龙灯彩扎培训班,通过理论培训、实践操作、以师带徒、以老带新等培训方式,带动了周边村民1000余人掌握灯笼制作、安装技术。

  张斌还介绍说,依托玉皇村乡村振兴车间,铜梁区团区委还联合区文旅委打造了非遗文化研学基地。通过这个平台,向青少年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青少年厚植文化自信,争做时代新人。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201/t20220106_1028036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