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时事聚焦 > 正文

“黑科技”为立架草莓“保暖”

发布时间:2022-01-06来源: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记者 赵一苇

    摄/见习记者 杜洋域

    近日,嘉定工业区农灯草莓园传来好消息:由上海农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农灯草莓生产专业合作社联合研发的“一种大棚基质采暖节能设备”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权。

    走进农灯草莓园,一座4000平米的连栋大棚内暖意洋洋。这里原本是一处闲置大棚,农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东鸣在得知村里在为大棚觅主后,主动联系村委,对大棚进行了改造升级,并计划将其打造成符合绿色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都市农场。与传统草莓种植方式不同,这里的草莓全部采取立架无土栽培模式,使用有机质为草莓生长提供营养。整套立架无土栽培的设施设备具有安全、绿色、土地利用率高、便于采摘和田间管理等优势。

    但立架栽培同时存在成本高,难控温等问题。负责人王东鸣介绍,传统种植模式下,草莓可以从土壤中获取温度,通常情况下,地温会比室温高10℃左右,因此,地面栽培有很好的保温性。但立架种植完全脱离地面,槽内温度与室外温度不一致。在极寒天气下,若把握不好温度,草莓就不容易存活。

    去年,王东鸣首次试验立架草莓栽培,便遭遇了大寒潮。因为没有控制好温度,几乎颗粒无收。于是今年他与合作社一起研究发明了一套适合立架草莓栽培的加温设备。这套设备具有温和、节能、环保的特点。可置于立架槽内,温和地给草莓加温,试验十分成功,并于本月初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相比于对整个大棚进行加温的传统手段,这套设备可以帮助节约运营成本。因为整个大棚加温非常耗电,如果使用这套设备,4亩草莓只需耗电20千瓦,可节省10倍电费。而传统的加温方式,使用电加热、热风机或柴油热风机,一夜费用需2000元左右,而且柴油油污还会有污染草莓叶子致其死亡的风险。”王东鸣说。

    为了更好的帮助草莓越冬,今年,王东鸣不仅启用了这套新设备,还在立架之上增加了一层内膜,以达到更好的保温效果。目前,这里的主栽的草莓品种红颜、章姬已陆续成熟上市,并同期开放采摘,预计本月底大批量上市。

  


原文链接:http://nyncw.sh.gov.cn/mtbd/20211228/e24f4e6ee4a64ac39367b23b0e3e93cc.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