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区做好“四篇文章”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发布时间:2021-12-27来源: 淮安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2021年7月,淮阴区红色刘老庄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成功获批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专项立项支持。淮阴区以此为契机,围绕“发扬红色文化、发展绿色产业、建设金色家园”的目标,推进产业联动、绿色发展,促进革命老区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发挥资源优势,做好产业增效文章。立足示范区农业资源禀赋等发展优势,在稳定提升稻麦产业、夯实粮食安全基础上,着力培优培强特色产业。共投入资金4370万元,以丁集镇国家级产业强镇和刘老庄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为两极,重点发展黄瓜和碧根果产业,带动两翼徐溜镇金菊和淮高镇西瓜产业发展,形成“两极带两翼”“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延链成体”的发展格局。丁集黄瓜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江苏省名牌产品,投入1200万元建设果蔬保鲜存储分拣包装中心,提升果蔬生产机械化水平,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50万元。投入635万元打造5700亩的优质稻麦基地项目,通过统一品种、统一管理,实现亩均增产50斤以上、稻谷品质进一步改良、淮阴大米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发展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和园区,万亩西瓜产业园、稻菇轮作项目、麦菊轮作等一批特色示范项目高效推进,形成了产业联动、绿色循环的农业产业集群。
二是打造宜居环境,做好环境整治文章。 共计投入资金3905万元,用于完善刘老庄片区4个镇的乡村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农村农路“白改黑”及道路亮化工程,提升道路12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694盏,片区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改善。深入开展厕所革命,新建农村二类以上公厕36 座,实现示范区内行政村公共厕所全覆盖。按照“党组织带动+党员干部示范+全民参与”有效模式,推进房前屋后、户厕改造及美丽庭院打造,进一步提高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全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三是振兴乡村文化,做好红色传承文章。刘老庄的红色元素是示范区的名片和精神内涵。淮阴区坚持弘扬红色文化,依托刘老庄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红色历史典故,共计投入资金2600万元打造刘老庄红色美丽村庄,统筹布局农文旅项目,发展红色产业、红色文化、红色产品,讲好新时代刘老庄故事,将红色游客引流到示范区农文旅产业链,形成了“碧田村边合、红心印庄台”的美好态势。
四是强化引才育才,做好人才培养文章。成立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基地,加快淮乡人才培育,培育一批乡村发展“领头雁”、乡村治理“推动者”、乡村建设“主力军”、基层组织“带头人”。紧贴需求引才,丁集镇引进生产经营能手杨炳坤,对接省农科院娄丽娜博士团队,示范推广新品种与新模式。不拘一格用才,主动与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联系,招引一大批专家教授入乡进村,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聘请“淮乡人才”丁大勇等3名“土专家”,积极开展技术推广及田间指导,无偿为周边地区瓜农提供技术培训3000余人次。着眼长远育才,大力培养各类农业技术人才,鼓励在外务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成为乡村振兴“主力军”。(淮阴区乡村振兴局)
原文链接:http://nyncj.huaian.gov.cn/col/12159_137667/art/16382880/1640245813503KKA1igrR.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我市下拨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550万元
下一篇: 我市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顺利结束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