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莞式新农人|今天,我们找到了东莞彩虹村的幕后设计者

发布时间:2021-12-27来源: 东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作者:佚名

  

  在2017年底创立谢谢设计以前,谢瑞康可能没有想过会成为东莞乡村的“设计者”。

  初次听说谢谢设计,都会对这个名字感到好奇,为什么会叫谢谢设计?“一是因为我姓谢,我弟弟也加入了我的团队,两个谢一起就是谢谢,二来是我们希望起一个简单好记又有趣的名字,所以就叫谢谢设计。”谢瑞康说。

  横沥镇山厦村、横沥镇张坑村、横沥镇村头村、横沥镇隔坑村、长安镇厦岗社区、厚街镇涌口社区、厚街镇新围社区、厚街镇宝屯社区、企石镇江边村……每个村(社区)都有其人文历史和专属于村民们的独家记忆,谢瑞康和他的团队在对这些村(社区)深入调研走访后,设计出具有“唯一性”的村中品牌视觉标志、导览牌系统、小品景观构筑、IP形象及相关文创产品,让东莞乡村活起来,也“火”了起来。

  微信图片_20211224091443.png

  谢瑞康团队为张坑村设计的小品景观构筑

  脚踩热土,本土设计师做上乡村设计

  从在南京工作到回来家乡东莞创业,谢瑞康一直很坚定,“用自己的理念去创立一家工作室或者公司应该是每个设计师心中的一个梦想。以制造业闻名的东莞在文化创意设计方面还是一张白纸,而我觉得有必要去用我的理念和情怀去弥补这样的空缺。”他的理念很简单:“设计要有内容,要让作品包含更丰富的内涵和具有可读性。这也是谢谢设计的方法论——‘源创设计’。”

  机缘巧合下,创业初期的谢瑞康凭借用心、专业的设计与事事上心的态度,换回了东莞老字号黎姨鸡蛋仔品牌视觉升级设计和东莞理工学院新生录取通知书礼盒系列的成功,谢谢设计从此在东莞“一炮而红”。此后,更多的客户慕名找上门来。

  在2019年,横沥镇政府找到谢瑞康,希望寻求一个新的角度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起初我并不知道要做成什么样子,后来慢慢了解后,我才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谢瑞康坦言,“以往乡村振兴可能主要是在人居环境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但我觉得无形的人文文化更有意思与价值。”

  作为东莞厚街“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谢瑞康的脑海中一直存留着东莞乡村过去的记忆——充满田园景致的鱼塘、小山丘、竹林……而这些恰好给了谢瑞康做乡村设计的帮助。

  一不做二不休,谢瑞康与他的团队一头扎进乡村调研中,脚踩热土,翻村志、与村中老人家聊天,他认为,“衡量乡村设计的维度和标准最重要的是在内容的契合度上,乡村设计不是用外来的东西‘做加法’,而是挖掘村中原有的东西,用年轻化、适当的形式呈现出来。”

  微信图片_20211224091602.png

  谢瑞康团队为厚街镇新围社区做的荔枝品牌设计

  挖掘乡村文化,做可以延用的乡村设计

  谈到最令谢瑞康印象深刻的设计项目,不得不说到横沥镇山厦村。

  “芋乡美地 山下人家”这句标语是谢瑞康团队经过深度调研走访后对山厦村的精准概括。他们调研发现,在横沥镇铜山脚下建村的山厦,以前是三面环山、景致优美、土壤肥沃,村民根据水土优势,世代开拓耕耘种植出驰名莞邑的山厦香芋 。他笑道:“我们团队中有一位参与本项目的95后小伙伴正好是山厦村人,她在与村中的老人家访谈时,也一点一点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家乡。”

  最终,谢瑞康团队将山厦村的“三面环山”“山厦芋”“尖顶民房”三大关键词一一被转化成视觉元素,融入现代设计,围绕“山下人家”的特色,配合绿色、粉紫色等有生命力的色彩,设计出简洁明了、活力满满的标志。

  为什么要选择现在已经“消失”的三面环山作为主logo设计?谢瑞康有自己的答案:“留住三面山的记忆也是村里老人家的一个愿望,哪怕它现在不存在了,但通过设计让下一代人还能看到,我觉得也是挺好的。”

  “找回乡村原来的模样。”在采访过程中,谢瑞康多次提到这一点,而这也正是他们在设计中常常保留的元素。他认为通过设计将这些已经近乎消失的内容再传播出去,也是在做村子自身文化的传承。

  除了挖掘山厦芋的故事,刷爆东莞朋友圈的“彩虹村”也是他们的杰作之一。

  “当时这里的旧屋群年份较久,外墙老旧急需修缮,而单纯地抹墙灰这种打补丁的效果突兀不佳。”关于“彩虹村”最初的设想,谢瑞康说:“彩虹墙绘的概念为老村子带来一种久违的积极向上、创新活力的感觉,在色彩的选用上我们挑选相对饱和度较低的彩色,结合旧屋群前面水塘的倒影,相得益彰。”

  谢瑞康直言:“通过‘源创设计’,老村旧房焕然一新。”内容的挖掘、精巧的设计带出了新农村的活力,展现了乡村振兴的魅力。

  “我希望对于乡村的设计是能够一直延续使用的,而不是过眼云烟。”谢瑞康表达了自己的朴素愿望,他说:“我感觉做这个事情我很自豪,在每个项目完成的时候都很想带我的朋友来参观我的村,而我自己也喜欢待在那里,这对乡村振兴来说是很重要的。”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每个村(社区)都有自己的人文历史和专属于村民们的独家记忆,这些特色文化需要被打造成为具有“唯一性”的IP。IP 不同于一般的设计,更多的是内容化、认同感,需要大量专业的美学、设计学人才,用符合当代潮流的新审美结合乡土文化深调研、再设计,塑造出一个个既能传承本土文化、又易被外界接纳的“村魂”,不仅作为对外宣传的“根”,也成为留住本地人乡愁的“本”。这既是人才振兴,也是文化振兴,希望有更多的高级设计人才能加入到东莞乡村振兴中来。

  来源:南方+


原文链接:http://nyncj.dg.gov.cn/zixun/snkd/content/post_369333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